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高等学校教学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变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二、课程建设任务、目标

      在已有课程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工程,建立以网络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为示范和特色的课程建设体系。拟用3年左右时间,使学院各门思政课全部达到省级优质课程标准。

三、课程建设基本内容

      (一)优质课程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达到优质课程标准是学院对课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各教研室要重视优质课程建设工作,尽早使各自承担的课程达到优质课程标准。优质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有:

      1.课程梯队建设。课程梯队由课程主讲教师、助教等组成,课程主讲教师所学专业应与所承担课程相符合或经过1学期以上(含1学期)的该专业方向进修学习,并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讲师职称;形成一支人员相对稳定,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梯队。

课程主讲人负责组织审定教学大纲、课程实施计划,制定课程师资队伍培养规划,负责管理各要素配置和教学全过程质量保证。

      2.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科学,经过教学过程整合,能够吸收一定量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合理。

      3.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选用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比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构建“自学指导,课外训练、实践实验技能训练”三大课外自主学习体系建设,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

      4.实践教学建设。课程实践教学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并且有实践教学指导书;制定实践场所管理规范,确保环境良好。

      5.教学文件齐备。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案、参考文献、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

      6.课程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价。建立完备的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实行课程教学双向考核制度和每月一次学生征询会议制度,加大对课程教学的监控和检查力度,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7、课程管理。建立课程教学文件的管理规范,实行课程建设责任制和课程资源的网络管理。

      (二)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要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有用、有效、先进”的理念,按照学校相关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建设工作:

      1.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能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要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副教授或教授主持,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高水平教师梯队,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3.要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教学内容要先进、科学,并经过主讲教师进行2个轮次以上(含2轮)教学过程整合,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4.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能够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5.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

      6.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要在主要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授课教案、参考文献、考核方法和试题库或试卷库、主讲教师教学录像等)上网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加强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方面内容的建设,争取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达到能够进行远程教学的要求,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7.不断深化考试改革。建立有效、可信的考试机制,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鼓励探索和尝试网上考核。

四、建设措施

      (一)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加强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它涉及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教学管理等教学基本建设工作的诸多方面,是一项整体性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院、教研室二级课程建设领导小组(院级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教学委员会成员组成)。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全院的课程建设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新上优质课程的验收和精品课程的评选,对各类课程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等工作;院、教研室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课程建设规划、方案,开展优质课程的建设、指导、验收和检查,组织申报优质课程等工作,为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实现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在职教师进行短期进修和申请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巩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取得的成果,在教师中开办现代教育技术高级培训班,全面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提高外聘教师的质量,努力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校任教。

      (三)强化教改立项研究内容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不断更新课程建设内容

      深化教学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的源泉。为使课程建设内容不断更新,实行校、院二级教改立项,在加强对原有教改立项项目管理,强化教改研究成果的实践和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与课程建设关系密切的,以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等为内容(含实践教学)的研究项目,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及时融入课程建设之中,从而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四)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为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学院决定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力度,设立课程建设专项经费,每年投入10万元左右的经费,专门用于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各类课程建设质量

      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教学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为此,学院将定期组织专家进行优质课程的鉴定验收和精品课程的评选,并对通过鉴定的各类课程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对各类课程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尤其是要对上网内容进行不断升级和更新;对在检查、评估中发现的后续建设工作不力、水平明显下降的课程,将取消其相应的荣誉称号。被取消荣誉称号的课程两年内可以申请一次复查,复查优质的课程可以恢复其原有的荣誉称号。

      (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课程建设,学院将把课程建设纳入教学工作考核、奖励范畴,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

      1.对评选出的省级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将提供一定数额的前期建设补助和后续建设经费,并从优质课程中择优推荐参加校级精品课程的评选,从精品课程中择优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的评选。

      2.把课程建设工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职务晋升以及评选优秀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量化赋分时将精品课程与省级教改立项同等对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