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讲学信息五则

发布时间:2017-06-06浏览次数:1713

 

兰州大学刘玉孝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64日上午,应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玉孝教授到我校讲学。学术报告会在物理北楼C103举行。理论物理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学院李然博士主持。

刘玉孝作了题为“多标量场膜世界的线性涨落”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Kaluza-Klein理论、大额外维的Randall-Sundrum模型、f(R)膜世界模型等额外维理论模型,具体分析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并详细介绍了厚膜及薄膜模型的构建工作和多标量场膜世界模型中标量场、矢量场、及引力场线性涨落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报告结束后,刘玉孝教授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师生提出的关于大额外维的实验探测等问题给予了细致的解答。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李 然 刘 宁)


 湖南师范大学宋善炎教授来我校讲学

63日晚,应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湖南中学物理》杂志主编、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导师宋善炎教授来我校讲学。学术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带头人侯新杰教授主持。

宋善炎以“需要的课堂”为题,从什么是课堂、课堂的走向、对实体课堂的再认识、优质讲授与有效讨论、互联网+教育五个方面对高效课堂内涵、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实体课堂的重构以及互联网+对课堂体系和未来教育的影响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在互联网+的社会形态下,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技术手段对课堂的影响。

报告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改革,内容系统细致,会后宋善炎就相关内容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宋善炎主要从事物理教师教育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研究。先后出版《物理教学论》《物理方法论》《竞赛物理》等著作13部,其中《高中物理竞赛热点专题》《初中物理竞赛热点专题》《新编物理奥林匹克教程》3本竞赛书籍成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发表论文107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曾承担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标准研制工作;担任国培计划——(高中物理C323)种子教师”工作坊研修首席专家;曾担任湖南省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主教练,指导学生获得国际物理奥赛金牌5枚、银牌1枚;获第十一届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物理材料与科学学院 侯新杰 邵梦迎)


 山西大学贾晓军教授来我校讲学

64日上午,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贾晓军教授应邀在我校物理北楼会议室作了学术报告。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炳方主持。

贾晓军作了题为“非经典光场的制备及操控”的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了他们在非经典光场的制备及操控方面的研究进展。非经典光场是进行连续变量量子信息研究的基本资源。利用量子纠缠可以克服经典物理对信息技术的某些局限,进一步拓展信息功能。经过近十几年的努力,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正向纵深发展,开始由原理性探索向实际应用研究转化。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增加量子纠缠的质量及组份。为此,该研究组首先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将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产生的两组份纠缠态光场的纠缠g度提高到8.4dB,达到当前国际双模纠缠态光场的最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连续变量多组份光场制备的研究工作,分别制备了连续变量束缚纠缠态,可以与原子自旋直接相互作用的多组份偏振纠缠态光场,并利用制备的多种非经典光场演示了量子态的操控等研究。

贾晓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感染了在场师生。会后,贾晓军同与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郑公平 刘 宁)


 陕西师范大学张松斌研究员来我校讲学

63日上午,应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松斌研究员在我校物理南楼508室进行讲学。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所长王克栋主持。

张松斌作了题为“最新一代光源——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学术报告,从激光器的起源与发展讲起,对光谱和激光发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阐述了最前沿的自由电子激光的产生及对实验和实际的应用,并简要介绍了其回国后带领课题组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

报告结束后,张松斌就目前自由电子激光实验和理论研究遇到的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王克栋 刘 宁)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于海波教授来我校讲学

63日晚,应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于海波在我校物理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讲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带头人侯新杰主持。

于海波以“关于学科核心素养之核心的思考”为题,从何为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国际项目的分析、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过程体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改革散谈四个方面对科学素养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总结了国际PISA项目的研究经验对我们的启示。报告中,于海波将理论讲授和生动实例相结合,不断地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于海波主要从事科学教育基本理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和农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吉林省教育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全国博士后基金课题等研究项目等20项。在《求是》《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评论》《物理教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获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侯新杰 邵梦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