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好课如春风,温暖人心,为学子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他们探索未知的世界。为记录那些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课,展现它们在教学中的卓越成果和育人价值。党委宣传部和教务处特开设“育见好课”专栏,带领大家深入课堂,寻觅那些充满智慧与启迪的好课,一同感受教师们的激情与才华,聆听学生们的感悟与成长,分享这些课程育人的精彩故事与宝贵经验。
新闻记者,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每一位记者在追寻事实的过程中,都是时代的见证者与历史的记录者。新闻采访的过程,仿佛一场探险,如何提问,如何倾听,如何开启,如何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如何始终秉持追求真理的信念。在时代的洪流中,新闻采访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启迪心智,鼓舞勇气。
《新闻采访学》已先后被评选为省级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课程配套的教材已在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主管的以出版社科类图书为主的中央级出版社出版,课程研究论文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编辑》上发表。新闻采访学已成为一门应时代需求、把握媒介发展脉搏、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点概括全面、逻辑思维清晰、极受学生欢迎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学习无界:连接世界的每个角落
2019年,因为外出学习的原因,段勃不得不远程授课。小小的QQ直播间,装下了他的学生和正在教授的中国新闻史。也许是第一次线上听课带来的新奇,学生们反馈出极大的热情,这次偶然的机会,让段勃萌生了开设线上课程的想法,也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创新的种子。
“在网上建课的时候我发现,慕课的作用其实是非常大的。它的受众面可以打破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界限,让更多的学生、公众参与到这个课程里。同时,这个课程做好之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大学就可以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段勃说道。
当今的信息社会,信息化浪潮带来巨大变革,公众前所未有地能够和媒介亲密接触。那么,在此过程中,大众如何成为媒介和信息的主人而不是沦为工具?这个问题让段勃过去心中埋下的种子逐渐发芽。
为何不开设一门面向社会公众的课程,在大众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让大众能够科学地对待媒介和使用媒介,这是段勃给出的答案。
如何在大众中开展媒介教育?基于这种想法,新闻采访学精品线上开放课程应运而生。过去的想法从萌芽到发芽,至此,开始茁壮成长。
传统的课堂模式局限于校园的四壁,难以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如今通过线上课程的形式,新闻采访学以更为灵活和开放的姿态,打破了地域的限制,面向更广泛的受众,鼓励所有对新闻有兴趣的人士参与进课堂,共同解开这一领域的奥秘。
课程的内容也不是静态和封闭的,而是一个不断吸纳新知识、培养新思维、打造新能力的开放、包容和动态的系统。每学期课程上线,段勃及其团队都会根据媒体的变革以及国内外新闻事件的发生调整内容,补充新的案例,讲解新的知识,同时根据课程的讨论和互动版块吸纳更多有创见的观点和见解,丰富课程教学。
未来,随着线上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更多的人将有机会接触到《新闻采访学》的精彩内容。无论你是怀揣梦想的年轻学子,还是渴望深入了解新闻世界的公众,都可以在这一课程中寻得自己的一方天地。
教育大变革:更实用、更通用、更系统
“新闻采访学的教材很多,但是能够和慕课搭配起来的,还是比较少。”课程录制完成后,基于慕课授课内容与传统课堂教学计划的不同,段勃开始了他新一步的征程——做一本新的教材。“这个教材基本上和我们的慕课是匹配的,而且据我了解,在新闻学科里边,这是比较早的和大学慕课直接匹配的慕课教材”,段勃的决定既大胆又极耗心血。
教材编排的过程并不容易。新的教材面对新的课程受众,段勃及其团队要重新对整个教材进行规划、进行重新设计。同时,随着传播科技的变化,传统媒体过渡到媒介融合,在大数据时代,教材必须适应这些变化。段勃及其团队在编写的过程中也要增加相关的内容。
如今,教材《新闻采访学新论》已经在新华出版社出版,作为新闻传播类的在线开放课程教材,这无疑是一场有益的突破与探索,教材的编纂也是对线上教育资源的一次重要充实和提升。
对于课程的安排,段勃有着清晰的规划和宏伟的蓝图。在课堂上,他始终围绕发现力、判断力、核实力和传播力这“四力”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外传播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在一堂课上,段勃给同学们展示了一篇关于湖北神农架发现野人的新闻报道,并留下了一项作业——给这篇新闻起一个标题。第二节上课,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分享彼此的标题。但其实这篇报道只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因此,基于真实的基础,分享标题的几位同学里只有一位同学算答对一半。“我认为这个课堂设计很有趣,大家都默认这是一篇真实的报道,没有质疑它的内容。这个案例也让我明白,我们要保持质疑的思维。”2022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李诗蕊分享道。
课堂有时又会变成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学生们热情洋溢地化身各路记者,设定自己的身份,提出问题。2022级广播电视专业的同学曾经就新乡市揽客出租车进行过一次采访,揭露黑车揽客等不良现象。段勃在同学们做出节目后通过新乡市政协进行反馈,对新乡市出租车拉客问题的治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通过课程的创新,段勃及其团队旨在培养出一批具备扎实专业素养与敏锐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人才,培养学生推动社会对真实、客观的追求。
未来星图:学生成长的“导航秘籍”
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连接社会与时代的重要纽带。段勃的《新闻采访学》课程,正是立足于此,为未来培养时代新闻英才,承载着重任与希望。
“新闻采访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有光荣的传统,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和传播者,每一个新闻人的身上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社会责任以及对国家的担当意识”。段勃认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要德才兼备,才能够讲好中国故事。
新闻传播学是在第一线“打仗”的学科,在国际舆论战中肩负着重大使命。“现在国际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热战、有冷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争方式,就是舆论战。中国如何能够在这场舆论战中取得胜利?那就需要我们新闻记者提高对外传播的能力。”《新闻采访学》鼓励学生关注国际事务,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意识到,每一则新闻背后都蕴藏着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未来的记者,正是要在这种广阔的视野中,深刻洞察时代脉搏,发出有力量的声音。
“新的媒体出现以后,对我们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的新闻工作者只集中发展一个方面的能力,但是现在可能要做一个全媒体,既能评又能播还要能采写,还要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段勃讲到。未来的新闻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写作技巧,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使其能在瞬息万变的媒体环境中,成为引领舆论、传递真实的中坚力量。
回望历史,新闻的力量在于其能够影响社会,推动变革。而今,完成这一使命的责任落在了新一代的新闻人肩上,《新闻采访学》正是为了培养这样的英才。
以优雅的笔触记录时代的变迁,以坚定的信念传播真相,在未来,新闻英才们将继续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下时代的变迁,继续追寻声音、捕捉瞬间,奏响时代强音。
(大学生记者 郝景源 刘力铭 彭祥森 赵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