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山东大学刁统菊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崇文楼二楼会议室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冬至节俗的当代传承与保护”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丁永祥主持,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学习。
刁统菊指出,冬至作为一种节气或节日,对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具有深刻意义。以调查研究中的部分地方具体冬至节俗为典型案例,她就推动冬至节俗传承的多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刁统菊表示,从当代冬至节俗的丰富性来看,以祭冬仪式、贺冬、冬至饭等为代表的民间节俗和以“数九”作为时间标志的现象,生动体现了多元社会习惯与饮食习俗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社会记忆,对乡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对冬至节俗的传承与发展动力的分析中,她强调,冬至作为自然节律承载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其文化内核蕴含深厚的文化积淀,现代市场化、城镇化的影响与不同社会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有力促进了冬至节俗蓬勃生命力的保持。在讲座互动环节中,刁统菊就师生提出的问题作出细致解答。
丁永祥对刁统菊的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刁统菊对地方具体冬至节俗的细致考察启示当代研究者要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研究,注重习俗动力分析对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主体的实际行动、市场化背景下的动力重塑等多方面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专家简介:
刁统菊,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副教授,法学(民俗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俗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亲属制度研究、村落研究、理论民俗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出版《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等著作3部,发表论文数十篇,拍摄《桃源花供》(《中国节日志影像志曹县桃源集花供会》)纪录片1部。
(文学院 杨子慧/文 赵 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