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校政治学优势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进一步营造互相增进的学术氛围,6月29日至7月18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组织第一届政治学青年论坛。
论坛设有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和国际政治两个分论坛,共举办18场学术报告。来自政治学、国际政治、公共管理等方向的青年教师和新晋博士进行了学术分享和交流互动。为了提升学术交流效果,论坛特邀南京大学郑先武教授、贵州财经大学李飞龙教授和扬州大学李军全副教授与学校青年教授的报告开展学术对话,特邀暨南大学刘倩副教授、贵州大学胡赣栋副教授、贵州财经大学李文钢副教授参与报告评议。每场报告主讲人报告一个小时,评议人评议30分钟,自由讨论30分钟,有效地保证了充分的学术交流。
论坛报告主题聚焦政治学、国际政治、国家治理学科前沿,既包括新晋博士磨炼多年的博士论文,也包括报告人新鲜出炉的前沿研究。政治学分论坛议题广泛,主题紧扣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命题,极富理论意涵。
一、中共党史研究
7月16日上午,高斐副教授报告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利益需求与政治认同研究》关注新中国初期农民对于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原因,在利益影响政治认同观点已成为学界共识,但互动规律尚不明晰的情况下,采用社会史研究的视角,通过划分农民不同类型的利益诉求,指出不同类型利益诉求在形成政治认同中的差异性影响,揭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利益诉求与政治认同的内在联系及其现代启示。
7月17日上午,李洪河教授报告的《生育卫生与国家政治: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从新法接生这一微观生活政治命题切入,通过对东北地区推广新法接生这一中观行政运作命题的历史考察,上升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生育卫生工作推动新政权国家认同这一宏观政治命题,展现出由社会史趋近中共党史再上升至政治学国家建设理论的学术理论。报告认为:东北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不仅有力地改变了当地妇幼卫生保健的落后面貌,革除了群众中的封建迷信思想,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
7月17日上午,贵州财经大学李飞龙教授报告的《“软性控制”:1950年代前期民族纠纷调处中的国家、干部与民众》,从民族纠纷案例这一微观生活政治切入,通过分析三个少数民族纠纷案例的产生和调处过程,从国家,干部与少数民族的互动梳理民族政策执行与国家社会控制的内在逻辑,将1950年代民族地区日常生活中社会治安的调处界定为软性控制。软性控制理念不仅是国家“慎重稳进”民族政策的体现,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的适应性探索,更蕴含着新政权推进“少数民族差别权利”的政治考量。
7月17日上午,扬州大学李军全副教授报告的《节庆:中共政治通向乡村社会的一条微细血管》,以政治社会化理论为基础,通过明晰节庆的概念,将传统民俗节庆与政治性的现代节庆做出区分,梳理出节庆政治化的两条途径——改造传统节庆和生产现代节庆,阐释节庆政治的效果,揭示节庆这一微观生活与宏观政治安排的内在联系。最后回顾已有研究,反思节庆研究的隐忧:重复叙事与突破性乏力的问题,提出开拓中共节庆研究的材料异质化的思路。
二、传统政治与文化研究
7月11日上午,王鹤亭副教授的《神明谱系:中国两岸民间信仰的社会整合路径》展现出当前两岸关系复杂局面下基于神明谱系的民间信仰蕴含的社会整合价值。报告通过比较分析海峡两岸民间信仰的案例,概括了神明谱系的伦理结构、权力秩序、晋升机制、市场机能和信仰共同体,揭示神明谱系中的机制结构与现实政治的内在联系,最后指出基于神明谱系的民间信仰可以超越血缘、地缘、政治疏离边界,发挥出社会整合功能。
7月13日上午,宗新华博士报告的《差序格局中自我中心主义的消解何以可能》关注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中“凸显差序”和“模糊差序”的现象,通过比较中国社会亲戚称呼和表达同样含义的英文,突出中国汉语体系中对男女,尊卑和内亲、外戚的区分,分析儒家学派关于社会共同体思想的特点,以自身经历为引子,启发大家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模糊差序”现象,进而阐释中国社会中“凸显差序”与“模糊差序”的内在联系和互补的社会功能。
7月18日上午,余金刚副教授报告的《先秦至秦汉之际中国传统政治正当性观念的生成与变迁》辨析正当性(Legitimacy)、合法性(Legality)与证成性(Justification)三者的异同,认为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言,政治正当性具有政治学理论的普遍性。基于正当性和证成性的分析框架,余老师考察了“西周的天命论”、“先秦儒学对政治秩序的道德证成”和“秦与汉初的‘功德论’正当性论证模式”,指出大一统皇权的正当性只能源自“天命”和“宇宙秩序”。
三、经典概念的理论阐释
7月7日上午,张立国博士报告的《国族的再认识:作为一种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性社会政治机制》指出民族翻译的多样性折射出对民族概念认识的歧义以及“国族”概念的重要性和根本性,通过阐释“国族”形成的两个历史阶段——王朝国家时期初步形成,民族国家时期基本定型,梳理“国族”机制内涵的完善与发展以及国族对现代国家和社会的多重影响。最后说明“国族”的本质:国族是现代国家的人口组织形式或现代国家人口组织的社会政治机制。
7月15日上午,艾昆鹏副教授报告的《自由主义的三张面孔》,首先引入约翰·格雷的《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一书中的观点,接着从不同视角认识了自由主义的三种不同形态:普遍主义(价值论证方式)、种族中心主义(文化论证方式)、历史主义(历史发展解释方式)。最后指出历史主义视角是非自由主义社会认识自由主义的一种恰当的视角。
四、定量研究方法
6月29日上午,高韵茹副教授报告的《政府存续性之研究——以战后日本内阁更迭为例》关注日本内阁频繁更迭的政治事实,以日本战后内阁政府为研究主体,探讨影响政府存续性的可能性因素,并以1993年五五年体制作为分水岭,通过采用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方法,利用互联网收集大量相关数据,使用定量分析模型来分析五五年体制时代前后影响政府存续性的因素之异同,揭示不同变量在五五年体制前后发挥的作用。
7月9日上午,韩万渠副教授报告的《行政自我规制吸纳法治压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绩效差异及其生成机理》关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通过明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属性和政府间关系,对2011-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绩效数据的负二项回归分析,揭示行政自我规制吸纳法治压力的内在机理,概括影响行政自我规制发挥作用的三股力量,进而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融合路径。
五、全球化与大国竞争研究
7月4日上午,郑先武教授报告的《百年变局之大国全面竞争:历史经验与走向研判》,从百年间三次大国全面竞争历史比较、百年间三次大国全面竞争性质及后果和第三次大国全面竞争的未来走向研判四个方面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揭示出百年来大国全面竞争历史经验中的规律性,为国家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和大国关系提供历史镜鉴。
7月6日上午,岳峰副教授报告的《中国在“保护的责任”问题上的角色冲突研究》关注中国保护责任的角色冲突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以及对外政策分析中的角色理论和角色冲突研究,对“保护的责任”、“主权捍卫者”、“负责任大国”等概念进行诠释,指出中国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应当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在负什么样的责任、如何负责这些方面还需要进行多方位思考。
7月14日上午,许晓丽副教授报告的《全球疫情下加快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若干思考》,紧扣全球抗疫热点,展现出中国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国担当。通过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相关过程,从政治、文化、经济、安全、生态五个方面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晰相关论争,并从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分析理论逻辑,最后指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个可行路径,
六、区域与国别研究
7月4日上午,王震副教授报告的《泰国、越南竞争与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关注如何有效推进区域合作。通过分析区域合作的演变进程、次区域合作特征及中南半岛区域合作类别的归属,阐释以泰国、越南为中心的次区域权力结构,得出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呈现层次互动的复杂性等结论,并对此提出在推进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方面,中国应努力构建CLMT次区域合作网络空间的政策性建议。
7月8日上午,孙艳晓博士报告的《金砖国家的机制建设研究——以扩容问题为例》围绕金砖国家的扩容问题展开,从个体视角和整体视角两个不同角度看待金砖国家机制建设问题,通过学理分析金砖国家扩容的阻碍因素,结合政治分析指出扩容的路径,对象和风险,得出金砖国家扩容是提升发展中国家话语权,促进国际机制合理化,实现兼容性制度重构的有效途径等结论。
7月10日上午,原晶晶副教授报告的《“国民阵线”在马来西亚第14届大选中败选之缘由——基于政党适应性理论的视角》关注在马来西亚执政61年的国民阵线败选的政治事件,基于政党适应性视角认识国民阵线的败选,通过分析国民阵线适应性改革的具体措施,指出国民阵线适应性改革效果不佳,得出社会内生性是政党的基础,只有不断的与社会保持互动与传统、与新生的支持力量互动,才能保证执政的长期稳定的结论。
7月12日上午,吴成教授报告的《伊朗核问题与国际关系的新变化》通过伊朗简况、伊朗的历史、伊朗的现代化三个方面阐释伊朗民族曲折的现代化历程,从伊朗的民族记忆和国家发展两个视角认识伊朗的核问题,阐释伊朗核问题的发展演进,最后指出后伊核问题时代的美国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态势。
本次论坛是学院首次探索开展暑假“学术小学期”活动,也是学院去年年底开展的学术年会活动的延续。我校政治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社会科学试验班全体学员全程参与到青年论坛的学术交流中。论坛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开展,吸引到国内政治学专家学者、往届毕业生的“围观”交流,在国内形成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