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杨德科名校长工作室的管理制度》,结合杨德科名校长工作室方案,为充分发挥名校长工作室名校长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特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考核目的
激励并促进工作室成员自主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名校长的引领辐射作用,创建一支高素质、专家型的教育管理团队。
二、考核对象
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学员。
三、考核方式
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四、考核的内容
(一)明确奋斗目标:每位成员及学员要明确个人成长发展目标。每年度初认真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及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年终组织成果交流。
(二)不断学习提升:每位成员及学员系统做好理论学习,撰写读书笔记,每学期读书笔记不少于四千字,并择选优秀文章上传名校长工作室研修平台相互分享交流;
(三)率先示范辐射: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赴学员学校参加一次实地考察,并开设专题讲座。
(四)积极投身科研:每位成员及学员以《杨德科名校长工作室年度实施计划》为依据,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育管理论文,定期上传研究成果、过程报告、阶段总结等到名校长工作室研修平台上,确保每人每年发表省级以上刊物文章不少于1篇。
(五)实现资源共享:工作室成员及学员要善于反思、学习、挖掘,及时总结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得与失,及时撰写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及时分享教育前沿知识等,每月上传教育资源到名校长工作室研修平台上。
(六)注重资料积累:每位成员及学员研修过程中的资料积累,确保研修过程真实、可信。包括读书笔记、教育随笔、管理经验、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及评析、教育故事、活动图片等。
五、考核评定
(一)85分以上为优秀;60—84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二)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及学员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或表现特别优秀的,给予适当奖励,并付一定的奖金。年度考核不合格者,退出工作室,并上报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附件1:教育部领航班杨德科名校长工作室学员量化评分表
附件2:杨德科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考核表
附件3:杨德科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考核结果汇总表
附件1:
教育部领航班杨德科名校长工作室学员量化评分表
项目内容 | 考核方式 | 分值 | 评定标准 | 评价得分 |
1.职业道德: | 参照师德师风“十个禁止”行为 | 10 | 此项为“0分”,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 | |
2.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 专著 | 采取现场交流、读书征文评选等方式 | 10 | 根据读书交流质量按照10-9、8-6、6分以下三个不同等级予以计分 | |
3.系统研究学习一位教育名家 | 采取交流汇报、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 |
10 | 根据交流、展示质量按照10-9、8-6、6分以下三个不同等级予以计分 | |
4.深度跟踪并学习一所名校 | 学习报告、过程资料及学习成果推过展示等形式 | 10 | 根据展示质量按照10-9、8-6、6分以下三个不同等级予以计分 | |
5.结合本校实际设计并实施一项教育教学创新项目 | 查看项目的立项、实施及成果资料等形式 |
15 | 根据项目价值及立项、实施效果及进行评价,分为15-11、10-8、8分以下三个等级计分 | |
6.为本校或外 校教师做一次较高质量的学术报告 | 查看相应过程材 料 | 10 | 根据会议质量、级别及影响力按照10-9、8-6、6分以下三个不同等级予以计分 | |
7.主办一场较高质量的现场展示会 | 现场评价展示质量 | 15 | 根据项目价值及立项、实施效果及进行评价,分为15-11、10-8、8分以下三个等级计分 | |
8.每年至少发 表一篇教育教 学专业论文 | 根据发表论文级别得分 | 10 | 根据论文级别及影响力得分分为10-9、8-6、6分以下三个等级计分 | |
9.工作室例会。 | 每年至少参加两次由工作室主持的集中学习。并有学习笔记;每月至少参加一次不小于2小时的研讨交流,并有研讨交流记录。 | 10 | 根据参会签到,学习笔记及交流研讨记录得分。 | |
附件2:
杨德科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考核表
单位名称 | | 成员姓名 | | |
个人 履行 职责 情况 | | |||
工作 室主 持人 考核 意见 |
签名: 年月日 | |||
县区 主管 教育 部门 或单 位意 见 |
(公章) 年月日 |
附件3:
杨德科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考核结果汇总表
序号 | 成员姓名 | 考核结果 | 备注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
6 | | | |
7 | | | |
8 | | | |
9 | | | |
10 | | | |
11 | | | |
12 | | | |
备注:本表可加行,若工作室成员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直接取消资格,可提出替补人员,在备注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