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5——17日,周艳校长及“周艳校长工作室”成员在河南师大国培基地的组织下,到北京参加人大附中培训基地在北航实验中学举办的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2019年主题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的年会。
这次培训会议的主题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旨在深入学习贯彻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背景下,进一步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通过案例分享,深入探讨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以及培养的规律、方法与路径。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首先做了主题报告《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她结合自己50多年的教育经验,分享了有关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的思考。她指出,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思考与寻找,不断地寻找与变通,在变通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形成决策”。
科技部政策司司长贺德方发言
科技部政策司司长贺德方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的相关举措。一是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国家和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空前,政府奖和民间奖优势互补,营造了鼓励科技创新的积极氛围。二是聚焦大国人才竞争焦点。当前,各国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努力打造优势抢夺未来国家竞争层面,下好先手旗,抢占制高点。与世界各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就和明显进展。2018年,初步统计全社会研发支出预计达到1.95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总量相当于美国60%。国家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用次数跃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8.5%;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列世界第17位。国家科技创新已经从过去全面奔跑进入三跑并存,领跑和并跑比例不断增长的新阶段。他也指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短板。三是重视人才政策。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始终强调以信任为前提,以激励为核心,以诚信为底线创新人才政策的体系。其主要包括强化激励体系,不断加大对于科研人才激励力度,以更实获得感,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积极性。四是注重科学精神塑造。科学精神包括爱国奉献、至诚报国的精神;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有理性质疑,不畏权威精神;诚实守信,坚守底线的精神四个方面。其中,青少年科学精神的塑造非常重要,如何激发青少年从小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和艰巨的任务。贺司长指出,向青少年开放国家科研基地、科研机构是一个重要工作。贺司长在介绍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喜人形势与痛点分析中,对教育工作者也给予很高的期望,因为在教育、人才和科技三者关系当中,教育起着基础作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在于教育。
国务院参事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发言
国务院参事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主要从各国教育比较、人才本质(素质问题)、公平与卓越、人才竞争在新的平台上展开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在比较中国与美国、德国、以色列、日本等国家教育时,他提出,我国在家庭教育、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创造性培养、合作精神培养等方面与这些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进而,他提出人才的素质包括天性、独立思考、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表达能力、信息收集和机会捕捉、设计与制作能力、沟通与协作、方法的积累等八个方面。素质是人生旅途中的习惯,包括知识、性格、品德和能力。素质在成长过程中培育,特别是少年和青年时期,素质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谈到教育公平,他认为,真正公平的体现,是让年轻人潜质的发挥和作用,使每个年轻人学生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卓越教育和教育公平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这也是确保我国在世界人才竞争中赢得制高点的关键。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副处长杨秋波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副处长杨秋波以“仰望星空砥砺十年——‘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进展”为题,回顾“拔尖计划”1.0、展望“拔尖计划”2.0。在介绍“拔尖计划”1.0的实施背景、实施目的、实施原则、实施范围和重要举措之后,杨处长对“拔尖计划”2.0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拔尖计划”2.0的新体现在定位、目标、思路和模式四方面。 “拔尖计划”2.0强调探索中国模式:一是科学选才鉴才,致力培养通才、全才,注重培养偏才、怪才,渴求培养奇才、鬼才;二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探索新时代书院制;三是强化使命驱动,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应对人类未来重大挑战、探索科学重大问题、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进步;四是注重大师引领,包括学术大师言传身教、一流科研平台深度浸润、导师制深入实施;五是提升综合素质,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自我实现与家国情怀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结合、个人奋斗和团队协作相结合等,并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六是促进交叉融通,要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教学团队、交叉学科研究课题,要推动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等,要深入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搭建高校与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平台、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度等;七是深化国际合作育人,使“走出去”“请进来”交织交融,包括创建教学合作平台、构建学术共同体、探索在地国际化等。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副处长侯春旭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副处长侯春旭对我国“英才计划”的实施情况做了详细介绍。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该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五大学科)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项目、科技社团活动、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等活动,使他们在为期一年的培养过程中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英才计划”在培养原则上坚持兴趣导向、名师引领、去功利化、坚持精品化,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大师引领、综合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程管理,力争建设一批国家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搭建一个多维度的选才鉴才平台,探索一条现在高考制度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培养一批有远大理想、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和世界胸怀的时代新人。
施一公院士主题报告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做题为《一流人才与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从生命可续跨越式发展、顶尖人才与创新文化等视野阐释了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使命感。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贺小荣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贺小荣在介绍我国信息化背景下的司法改革中,主要介绍了司法改革理论基础、立案等级制度改革、司法公开改革、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智慧法院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他认为,在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契约意识、解纷意识。传授关于法治的知识、培养崇尚法治的愿望和习惯、让法治意识成为其内在需要是提升中小学生法治意识的主要途径。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老师从语文教育改革大势入手,深度解读了大语文教育的内涵及实践探索经验。他指出,大语文“大”在破茧,让学生从教材走出来;“大”在以读为本,读书是语文之本;“大”在多元阅读,要让学生读各种优秀书籍;“大”在海量阅读。教师在开展大语文教育时,要做到自主阅读为本,循序渐进为要,培养兴趣第一,海量阅读至上,读写有机结合。
“深度音乐教育模式”创立者、罗指挥音乐教育机构创始人罗卫华女士做了《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堂音乐课》主题发言。她以欢快的音乐游戏开始,通过多次互动,引导与会者思考音乐教育与创新的本质。脑科学相关研究,音乐学习者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音乐活动涉及艺术和情感,促进音乐学习者高级核心能力的发展。罗女士尝试将音乐教育与逻辑思维、肢体表现、审美意识等素质培养结合,开发了上百个新型课例,使0岁婴儿到百岁老人都能从音乐教育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她认为,理解儿童,关注儿童,使儿童与音乐建立本质联系,感受音乐魅力,是深度音乐教育模式成效显著的关键。
名校长领航班部分学员与刘彭芝校长合影
“周艳校长工作室”部分成员与刘彭芝校长合影
论坛期间,周艳校长组织“周艳校长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论坛的各个环节学习、交流,深入领会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周艳校长引导工作室成员深入思考,创新人才培养刻不容缓,要从学校培养目标定位,学校样态、学习方式、教师队伍改变化,教育评价转变来开展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周艳校长建议工作室成员围绕三个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新的空间环境。要创设智能化、泛在式设施环境,让不同的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任意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性开展学习、学有所得。二是新的育人观念,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并进行新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以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三是新的课程与评价,要有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及相应的课程设置、评价模式。通过空间、课程、评价与技术的融合,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因变路径。
新时代需要新的学校形态,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都应发生新的变化。我们既要传承优秀的教育传统文化,也要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动摇,主动对接新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回归教育的本原,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创造权交给老师,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为学生未来的腾飞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