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白县中学 蔡东云
在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每个学校都面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任,作为名校长培养工程一员,深感责任重大,以本人名字命名的校长工作室已经成立,本人意识到在工作之中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带领本校取得更好的发展,进而产生辐射作用,促进成员校的发展。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本人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距离当前教育发展对名校长能力的要求还有差距。为了在教育管理水平、教学领导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更好地提升自己,使自己在三年的培养过程中,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为品牌教育名校,突出西部偏远农村落后地区特色,促进县域乃至市域教育的发展,根据名校长工作室对各成员的要求,现结合本人的实际状况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2018-2020学年度三年发展规划。
一、个人陈述
1、个人教育特长分析:
本人2002年任副校长(2010任校长)的18年以来.始终坚持“高期望、高质量、高品位”的“三高”教育策略、致力于塑造有道德、有灵魂的青年人。具体实践中.一直致力于偏远农村落后地区教育,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引导农村孩子增强知识能力、拓展视野、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在学校现有条件下,更加不懈地寻求在学校发展的“突围”,真正践行和逐渐接近实质性的“素质教育”,坚持课程开发,进行学习型组织建设,学校名师的培养。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进而通过一校之实践带动本地区域教有的发展,让更多农村地区孩子从困穷中走出,在更广阔的平台施展才华;让更多农村地区学校走上高品质的和谐发展道路。
2、存在不足:
(1)学科专业指导不足:由于校长管理工作较为繁杂,本人在课堂教学上的实践逐年减少,对学校各教研组的常规活动参与不足,各学科专业素养稍显不足,在具体的学科专业指导上专业性还有待提升。
(2)教育理论缺乏系统:本人的理论学习基本上都是从具体工作需要出发,根据工作需求来决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虽然对管理工作有一定促进效果,但由于缺乏周密的计划,难以形成系统的全面的教育理论体系,没有很好实现理论学习与管理实践的有效对接。
(3)领导能力有待提升:领导能力是校长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人在基层担任管理工作二十余年,但主要是在实践和书籍中学习,缺乏系统的专业的能力提升培训,限制了本人领导能力的发展,对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战略以及支持系统的有效统整能力亟待提高。
3、愿景分析:
本人希望通过三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努力,成长为具有“先进前沿的教育思想、炽热如火的教育情怀、持久如一的学习习惯、卓越非凡的管理能力”的教育家型校长。
要成为教育家型校长要有修炼和提升具体的数学和管理操作层面的能力,要有专业理论的系统学习,要以之解释现实的数育现象,解释自己的教育和管理行为,尤其是要以此为指导,梳理、整理进而凝练自己的教育经验、理念和思想,使之更为科学、系统和符合数育规律,并反过来观照和矫正自己做教育、办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行为。不断完善学校教育、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用前瞻的数育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用国际视野和哲学高度,以此引领师生提升内涵,让他们获得全面发展。
二、 三年总体发展目标
本人通过三年的名校长工作室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拓展自己的办学视野,增强自己的领导力和创造力,在相关专家团队的指导、工作室成员的推动和自身的努力下,成长为一名有影响、有实效的专业型校长。
1.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真正使自己成为一名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研究的专业型校长。
2.借助地域优势,努力把学校办成偏远农村地区特色名校,在市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3.加强与工作室其他成员学校的交流和合作,推动自身学校发展,带动区域学校发展。
三、分阶段发展规划
第一年(2018—2019):反思与定位。通过系统学习和思考,从实际出发,认真修订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全面总结和反思自己多年学校管理的得失,制定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力争在规划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反映第一阶段“在蔡东云名校长工作室”学习的成果;规划学校“十三五”研究课题。
在这一阶段,本人将以过去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对自己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进行反思,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建设品牌优质教育名校为特色,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力争在学校管理中贯彻自己的理念,明确学校发展方向,凝聚全校师生,发挥学校潜力,力争让整个学校目标统一地向着一个方向前进。
第二年(2019-2020):行动与提升。通过理论专家授课、教育考察体验、导师指导、课题研究、校长论坛、撰写论文以及办学思想交流等实践研修活动,在工作室团队学习共同体的支持和帮助下,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发掘自身的办学思想,提升校长领导力。
本人将全面完成本阶段的学习和培训任务,努力提升个人的理论修养并将理论与实践在工作中进一步结合,促使自己向专业型校长转化。工作室是各校长共同建设和共同工作的平台,在第二阶段,本人将充分利用工作室这一互动平台,积极推进学校管理质量的改善,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经验,并与其他学校分享自身的工作经验,促进本校与其他学校的共同发展,实现共同进步。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教研活动,推进本校教研工作改革,争取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
(1)理论研修:教育经典阅读计划(包括读书的时间安排、每年的阅读量、读书心得):
每月至少阅读教育杂志一本、“蔡东云名校长工作室”推介的教育书籍一本,阅读书籍包括生活读本、散文小说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书籍等一批,阅读量达到每年至少10本教育书籍和撰写读书心得10篇、教育教学摘记一本。
(2)办学思想提炼:制定发表出版计划(包括总结提炼教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的设想;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的打算等):发表德育文章3篇;编制广西博白县中学校本教材;汇编广西博白县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等
第三年(2020-2021):凝练与传播。通过三年的实践研修活动,更好地完善和提升校长领导力,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总结、深化前两年的学习成果,立体传播个人成长带来的一系列成果,即通过交流发言、发表研究成果、传播学校办学思想、管理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成绩、品牌效益等,发挥名校长的辐射引领作用。
在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工作室成员的支持下,本人将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学校师生,探索西部偏远地区农村特色学校发展的路径,并对探索过程进行总结。在这一阶段,本人还将继续学习,提升自身教育理论及教育管理水平,对实际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工作进行总结,撰写反应个人教育思想、管理主张、学校特色的经验文章,争取进行学术交流和刊物发表。进而整合当地和学校的各种资源,创造条件,以座谈会、研讨会、主题报告会、名师论坛、教学观摩、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办学思想,通过工作室的形式对成员及周边的同行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室”促学、以“室”促研、以“室”促长,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希望通过三个阶段的努力,本人能够不断地得到提升,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名校长,在区域内产生一定的影响,推动区域教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本人将充分利用“名校长工作室”这一平台,在专家的指导和同伴的支持下,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深入开展德育创新、文化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科技创新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特长生培养等特色研究,形成优势,总结经验,打造学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