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 Betway官方客服培养基地2018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人:肖广军  发布时间:2021-04-07   浏览次数:629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入选校长实际,及时修改完善培养方案,2018年度工作总结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一、基本情况

Betway官方客服培养基地负责来自江苏、哈尔滨、广西、西藏、新疆、甘肃等省市(自治区)7位校长的培育工作。为了更好服务名校长成长,基地专家分别到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调研,扎实推进培育工作;2018710日至19日完成了项目启动和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集中研修期间到访郑州二中、郑州四十七中、林州一中、Betway官方客服附属中学等省内名校,学员认可度高,取得预期效果;1019日至1228日,基地专家先后赴西藏、新疆、甘肃、江苏、山东、黑龙江、广西等地区为培养对象进行校长工作室授牌,圆满完成授牌任务。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名校长培养管理体制

为了培育工程能顺利展开,积极主动、持续高效地开展培养工作,及时调整、充实“名校长领航工程领导小组”,由学校负责教师教育工作的副校长牵头负责领航工程,全面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在培训管理上,根据我校基础教育的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培训工作的重心,合理配置、整合资源,逐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联合培养”的项目管理体系,构建了由省教育厅、学校和具体承担院系等组成的多级名校长培训管理体系。在“名校长工作室”授牌活动过程中,学校党委书记赵国祥教授、党委副书记陈广文教授、副校长李学志教授等学校领导亲自参与指导校长授牌活动,极大的提高了校长学员高标准完成3年培养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培育工程的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了名校长领航工程项目经费保障体系,每笔经费的使用均有严格的经费审批和管理办法,做到了初期有预算,阶段有决算。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确保了校长培养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促进了我校领航工程培养工作健康发展。

(二)强化保障机制,制定完善培养管理规章制度

基于名校长成长规律,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集中学习太极拳及其理论精髓,引导其反思“我是谁”等经典哲学命题,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重新发现自我与学校。根据《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养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名校长领航班参训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

始终坚持培养工程以校长视野、胸襟、气度等特质为突破口,以办学理念和治校能力为立足点,以名校长个人成长和名校优势构建为结合点,改革培训模式,创新培养方式,通过理论研修、名校考察、跟岗实践、文化考察、论坛探索、专家视导、基地引导、理念梳理、思想凝练等培养培训,夯实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础。

(三)创新培养模式,努力提升名校长培养实效

通过认证梳理我校培养人选现状,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把培训与培养相结合,把读书和修行相结合,把集体要求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一是培养善思考、敢担当、有情怀的名校长。引导名校长培养人选对学校课程改革、名校特色形成、校园文化品性、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等问题进行思考,培养他们敢于担当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引导他们逐步形成高尚做人、高明办学的教育家情怀。二是培养有视野、有胸襟、有气度的名校长。积极协调组织参培校长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名校长培养人选赴俄罗斯培训考察,拓展名校长培养人选的教育视野。对名校长培养人选提出“读百本名著,观百所名校,写百篇反思”的修炼要求,进一步推动名校长培养人选形成的开阔视野、胸襟和气度。三是培养有梦想、敢先行、立典范的名校长。培养具有强烈事业心和教育追求、先进教育理念和特色办学风格的校长,敢于锐意改革,先行先试,积极观校评校、思想研讨、著书立说,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

(四)探索培养模式,凝练名校长工作室运行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名校长的社会影响力,在名校长工作室运行过程中,按照“一主、二导、三支持”的运行模式推动名校长工作室健康开展:“一主”是学员是主体,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平台优势,吸纳省域中小学校长,通过实地观察、定期集中等形式,助力其改进学校,梳理办学思想;“二导”是国家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国家提供政策、财政支持,主导工作室运行方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配套经费,遴选地区校长进行工作室,工作室运行契合国家和地方需求;“三支持”是省、市、县三级支持保障,为工作室运行保驾护航。培育基地与不同层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接,实现名校长工作室的顺利运行。

()规范过程管理,努力提高培养质量

按照“整体规划、个性指导、训用结合、连续培养、协同创新”思路,实行理论、实践双导共进,课程、平台立体融通培养模式。为每位校长学员配备理论、实践双导师之外,还为每位校长配备了一名博士教师作为学术助理,协助校长学员完成学术著作、教育思想等成果梳理。通过聘请国内名家、名师、名校长在基地引领研修;理论、实践导师个性化指导,引领参训校长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成为面向未来的教育型卓越校长。注重发挥校长学员的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将校长学员的自身经验作为培训的一种有效资源,以问题为中心,以实践为指向,引导校长学员开展问题讨论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边学边用、学用结合。首先,在集中培训期问,一个课程模块学习结東,随之安排一次小组讨论活动,就这一阶段的学习体会、现实惑进行分享、交流。其次,为了强化培训效果,增进学员的思想交流在集中培训实施期间,要求学员每天撰写一份培训日志,并将培训日志批阅、整理出来,编撰成册,以培训简报的形式发放给校长学员阅读。再次,集中培训阶段结束以后,为了提高在岗研修的成效,加强在岗研修期间的交流,创建了公共邮箱、QQ,博客,论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员之间以及学员与专家之间,开展双向、多向互动,进行解疑互助、经验分享。

三、培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一)集中研修频率较低

2018年完成一次集中研修。预设名校长授牌活动的集中研修受到地域、天气等因素影响,主题式研修效果有限。2019年预计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集中研修活动

(二)培育效果需要进一步提升

基地侧重从学员教育随笔、学术成果、教育帮扶等维度收集培育成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从目前收集的资料看,效果不尽人意。在后续工作中,更加侧重培育成果的收集。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计划

(一)推进协同培养

依据三年规划和2018年工作出现的问题,积极与其他培养基地加强沟通,开展基地联合培养,组织学员到齐鲁师院、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人大附中、广西师大等培养基地,联合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二)继续组织主题式集中研修活动

依托基地导师资源,组织学员到河南省办学质量比较高的郑州外国语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一中、郑州二中等省内名校跟岗学习交流,引导学员从不同角度观察学校,助力学员深度学习。

(三)培育学员成果意识

注重培育成果收集与凝练。聘请出版社相关专家与名校长进行名校长选题策划,督促名校长呈现集中研修感悟、教育扶贫成果等材料,促进“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Betway官方客服教育学部 联系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邮编:453007 微信公众号:河南省教师发展评估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