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师大历史系的从无到有,离不开一位老者的默默付出。始终躬耕于那一所偏僻小院,换来两鬓斑白,却从不讲苦与累。他叫吴世琪,曾戏称自己为师大历史系的“开路兵”,遇到坎坷从不畏惧,一步步推进自己的育人大计,终得春蚕破茧成蝶。
高掌远跖 鞠躬尽瘁
回忆吴世琪的后半生经历,似乎都与师大紧密相连。1986年7月初,吴世琪接到调令赶赴师大筹建历史系,陌生的环境、有限的资源、艰巨的创系任务……等待吴世琪的是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经商议,1987年师大历史系将招收60名本科新生作为第一批人才基础,以便申请正式建系。由此,吴世琪人生的新一页在51岁时徐徐揭开。
师大历史系原名为史地系,旨在培养优秀的中学史地教师,创系工作基本确定后,吴世琪便踏上了进京申报的征程。在国家教委的办公室内,吴世琪详细陈述了筹建历史系的理由、条件及学校的规模实力等。虽然尚未收到批复,但大家对于创系成功都充满了信心,更坚定了将历史系创办为一流学系的目标与方向。
创新系、选教师、购图书、定规划、立章程……历史系的从无到有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准备过程,而吴世琪始终坚守在创系一线,也得到众多外在帮助。即使资源有限,师大的上上下下都在为筹办新系而努力,人事部和图书馆积极调配资源,以保证满足建系需求,最大程度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师大前身以理科见长,对于文科类书籍的储备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其中历史类书籍更为稀缺。为更新专业书籍,吴世琪先后北上京津、南下上海武汉,奔走于各大书店间购买相关书籍,常常一选就是一天,在书架前双腿麻木、两眼流泪。在这样一本本挑选积累后,逐步改变了图书资源紧缺的状况。1987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二十五史》《四库全书》等丛书陆续到系,成为师大的镇校之宝,便利了全校师生的借读学习。
随着历史系的筹备逐渐走向正轨,吴世琪二进国家教委汇报工作。此时北京虽已近天寒地冻,但上级对师大建系的肯定与鼓励让吴世琪多了一份温暖与安心。回校不久,国家批文正式下达,史地系更名为历史系,师大历史系的创建工作终于圆满落下帷幕。
1991年,师大历史系五岁了,人员数十、机构健全,尽显一派欣欣向荣之气。回望初创、发展的点点滴滴,以吴世琪为代表的团队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知人善用 唯才是举
正式建系后,面临首要的问题便是师资紧缺。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吴世琪决定着重从大城市、名牌高校引进人才。他先后奔波于北大、清华、人大、武大等高校,向众多高校的人才抛出橄榄枝,可惜应者寥寥。但吴世琪不甘心就此止步,在深访北京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班级中,他收获了一众愿意深入河南、为河南教育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学子们,意外的收获坚定了吴世琪引进人才的决心,更进一步向名牌高校看齐。
除了面向全国引进人才外,吴世琪不忘立足本省、就地取材,在河南省范围内“招兵买马”。1987年3月,在短短八天时间内,吴世琪一行探访开封、许昌、洛阳、平顶山等六县,物色十余名优秀人才。同时,对于具有杰出能力但尚未充分展示的学子,吴世琪予以肯定并积极任用,破格录取中文系的刘肖便是其中之一。此后多年的实践证明,正是吴世琪的选贤任能让众多学子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培养了一大批献身教育的骨干力量。
在引进师资的过程中,吴世琪曾多次往返于郑大、河大,与两所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在两所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吴世琪引进多位优秀研究生、骨干教师,解决了此前学科人才不全面、体系不完备的难题,进一步完善了历史学科的组织架构。不局限于扩大师资力量,吴世琪将眼光聚焦于历史专业学者,引进文物单位的史学工作者,共同致力于历史系的发展完备。
吴世琪始终坚持“唯才是举、优中选优、不徇私情”的进人原则,在引进人才方面按人事制度及章程办事。对于有意引进的人才,先写出材料上报,后根据人员编制、用人缓急做出定夺。在解决教师入校的生活难题上,吴世琪更是尽心尽力、亲力亲为,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但吴世琪未曾有过半句怨言。
1987年高考来临之际,全系教师热切期盼着第一批学子的到来。作为辅导员的张建国和李建坡先后任职,在两位辅导员的默契配合及取长补短下,新生的各项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效果,班级工作各具特色,学院的各项指标也始终走在前列。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而人才是兴旺发达的根本。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有困难、有挑战,但吴世琪不忘初心,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任劳任怨的处事品格,为历史系的稳固发展引进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更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惊喜和成就。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吴世琪的带领下,历史系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德才兼备 能者为师
当一支强劲的师资团队成立之后,吴世琪逐渐把自己的教学计划提上日程。他坚信,教学是检验教育工作者的试金石,一定要出彩、有水平。因此,吴世琪把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安排在教学一线,而暂时缺教师的科目则外聘名师来校授课。提到这一点时,他回忆起了1990年外聘的河南大学考古学教师孙英名,“孙老师的教学方式真的令我记忆犹新啊,能把课堂搬到辉县博物馆,我印象中他可是第一人!”对照实物现场教学,生动活泼,孙老师的授课反响非常强烈。
关注课堂仅仅是吴世琪教学计划的第一步,随着教育的逐步改革,他意识到,教学亦需要创新。而关怀青年教师则是吴世琪率先切入的领域,他提出了“名校进修、委以重任,定向读研、继续深造”的举措,并优先关注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吴世琪让王记录、王大军去华中师范大学进修中国古代史,勾利军去西北师范大学学习文化史(一年),赵文亮去上华东师范大学进修世界史,以及让赵全鹏等人去定向读研,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水平。
除此之外,吴世琪利用自己是河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的优势,鼓励我校教师参加各类史学会及各学术团体活动。期间,他推荐孟明汉老师为省历史学会理事,让他参加在牟平县召开的中国农民战争史第十届年会。通过参加类似的年会活动加强了我校历史系与各大专院校联系和业务交往,促进教学的同时也提高了我校历史系的声誉。
虽系务繁忙,但吴世琪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身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任起了我校1987级和1988级的历史文选主讲教师。在课堂上,他多次向学生讲解“为什么学习历史”“为什么教授历史”“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是什么”等问题,指出历史学最大的功能是资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吴世琪看来,理论奠定的基础有了,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必不可少。他主张多带学生外出参观和教育实习。1989年4月下旬,由吴世琪和孟明汉等组织领队,带领1988级学生赴西安教育实习,去了半坡遗址、秦兵马俑、大小雁塔等处,返程在洛阳停留一天参观龙门石窟。这一系列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亲睹遗址和文物遗存,既开阔了眼界,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受益非常之大。
从一开始只招收60名学生到后来招生人数慢慢扩大,历史系渐渐在物理楼西侧一座简陋但宽敞的四合院里立了足。但是长期教学以来,吴世琪又发现了学生的另一问题,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师范专业的学生怎么能够在这方面有欠缺呢!”秉持着这样一个信念,他从推广普通话方面开始抓起,要求学生课堂发言禁用方言,必须使用普通话。1989年4月,吴世琪派汪润元、郭培贵、陈康等人对1987级和1988级学生进行普通话考试,检验成果、督促学习。
如今,师大历史系已经创办了30多年,也早已改名为历史文化学院。对于吴世琪来说,一代代同仁们的心血结成了硕果,汗水酿造了香蜜。一句“后生可畏参天树,人生如此当欣然”既是他对后辈的期冀,亦是对百年师大的真诚祝愿。
新的历史自有后人续写,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回首过往,一批批历史人为发展前赴后继;展望今朝,历史文化学院必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百年师大增光添彩。
人物简介:
吴世琪,男,江苏省睢宁县人,1935年12月生。1986年7月—1991年7月,在历史系工作,时任历史系系主任。1991年7月,调至濮阳教育学院工作,任正县级调研员。1996年12月退休,现居住濮阳市。
(大学生记者 李文静 赵潇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