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举办“实践归来话收获”报告会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凝聚青年学生坚定不移跟党走,引导学生勇做时代的开拓者、奉献者,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于2016年暑期组织了以“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建中国梦”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使学生对活动有更深认识,11月6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于院多功能报告厅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报告会。院团委书记吴小林受邀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吴老师首先对这次“三下乡”暑假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表示祝贺,对大家持续数周的工作进行表扬。接着,志愿者服务队和支教队的队长分别对本次实践活动的主要事项及其活动范围进行详细介绍:帮助为城市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献爱心、到贫困地区支教等。随后,支教成员在交流实践感受环节分享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实践经历:聚焦家乡经济发展,分析了发展经济的问题,感受到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紧密结合自身专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志愿到乡村支教,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坚定了对教育事业的决心等。整个分享过程,现场学生热情高涨,氛围浓厚热烈。最后,团委书记吴小林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此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并希望我院学生能够继续结合专业知识,不断开拓进取。
此次报告会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三下乡”活动,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锻炼能力、磨练意志,早日成长为祖国的建设者,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张玉洁 责任编辑 曹雅静)
文学院举办“实践归来话收获”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
为展示暑期实践成果,交流分享经验。10月30日晚,文学院团委在院报告厅举行了“实践归来话收获”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服务队和“刘改月爱心支教”服务队实践队员与大家分享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收获和体会。文学院团委书记、2016级辅导员王秀杰带领近百名新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分享会上,非遗调研队队长胡蓉蓉首先讲述了她在沁阳市冯翊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的经历和感悟。非遗队员通过幻灯片分享了他们在当地学习传承“两家闲”戏剧精髓、记录艺人资料形成艺人小传等实践故事,让现场学生感受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的现况。他们特别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组成部分,同学们应增强创新传承意识,让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碰撞出满足人民大众文化需求的火花。
随后,在兰考县闫楼乡王庄小学和闫楼乡小学支教的“刘改月爱心支教”服务队成员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支教队队员刘通谈到,支教服务队于7月12日到达王庄小学后,在当地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社会实践基地。在展示的视频中,观众看到队员们精心开展了梦想课堂、文明礼仪讲座、学生家访、成果汇报等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用一周的时间,做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支教队负责人曹亚博表达了自己的深切感受。成员们的讲述引发了在场观众对支教生活的向往,新生们纷纷表示以后也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分享会,展示了文学院两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的丰富收获;让学生感悟到了传承民间文化的使命感与参加支教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鼓励学子投身社会实践,弘扬青春正能量,成为具有奉献精神与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
(文学院 张露露 责任编辑 曹雅静)
纸上得来终觉浅,孜孜实践觅真知。10月21日晚,社会事业学院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举办“实践归来话收获,交流探索谱新篇”暑期实践报告会。社会事业学院党委书记魏雷东,副书记梁作振,团委书记买惠,专业课老师谢启文、海龙、郑秋风以及200余名学生共同参加此次暑期实践报告会。
报告会在暑期社会实践视频中拉开序幕。买惠首先为与会师生介绍了我院暑期实践团队的总体情况。紧接着,“七彩盛夏,‘益’起‘童’行”专项服务队队长陈晚晴、“社区养老进万家”志愿服务队队长刘成泉、我院中港社工实习团队成员任秋梦及张欢分别带来了他们暑期实践的团队汇报和经验分享。期间,由我院大学生宣讲团成员带来的节目《红包里的正能量》展示出了我院大学生青春朝气。在互动交流环节中,汇报人员对现场学生提出的实践疑惑进行了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掌声不断。
最后,魏雷东做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暑期实践取得的优异成果,并指出此次暑期实践团队始终秉承着“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不仅体现出“社会范、事业范、学院范、国际范”,也使同学们增加了自身专业认同感。同时,他希望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合作、交流、分享、感恩和思考。
本次报告会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分享与学习的平台,帮助同学们深刻认识社会实践,也有助于青年学生感悟志愿活动中理论与实践并行的重要性,同时这对进一步弘扬我院“博学笃行,心系社会,求证公平,助人有道”的院训精神起着积极地推进作用。
(社会事业学院 王雪茹 责任编辑 李筱涵)
音乐舞蹈学院成功举办“实践归来话收获”团宣会
10月19日中午,音乐舞蹈学院在音乐楼501教室召开“实践归来话收获”团宣会。团委副书记梁景丽和团委学生会副主席燕童飞担任本次团宣会主讲人。学院大一音乐学专业全体成员前来聆听。
首先,燕童飞讲述了文艺下乡活动的实践历程。她提到,文艺下乡活动是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活动。每年暑期,学院都会派出百余同学前往各基层进行文艺演出。由于处在基层,有时会遇到较为恶劣的天气,演出条件也较为有限,但仍不能打消队员们的积极性。演出过程中,队员们积极克服困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肯定和激励。接着,梁景丽讲述了下乡活动的实践总结,她首先向在场同学讲述宣传委员的工作职责以及工作要求,同时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响应团内活动以及文艺下乡活动,在活动中风雨同舟携手前行。
此次团宣会的举办,让大家对学院文艺下乡活动以及宣传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学院今后文艺下乡活动以及学院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音乐舞蹈学院 李 珂 责任编辑 陈贞瑜)
外国语学院团委召开“实践归来话收获”报告会
为响应校团委号召,使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社会实践活动,10月17日中午,外国语学院团委于外院报告厅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报告会。院团委副书记刘莹丽、暑期社会实践各队队长、实践队员代表及2016级新生近200人参加此次报告会。此次会议由刘莹丽主持。
会议在一段记录暑期实践精彩瞬间的视频中拉开序幕。首先,刘莹丽以展示PPT的方式详细介绍此次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过程及成果等。其中,她重点向大家分享采访参与修建红旗渠的老人崔德兴的故事。崔德兴老人在修建红旗渠期间每日以红薯稀饭为食,夜以继日地工作,不计个人得失投身于红旗渠的修建工作中,充分体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刘莹丽强调,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学会走出象牙塔,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体会和学习中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随后,“中国梦,‘译’路复兴观察团”濮阳分队队长关路丹、洛阳分队队长张晨、林州分队队长徐腾越以及我院“向上向善好青年”暑期实践负责人娄晶晶分别介绍各队的实践概况。她们一致认为,此次实践中,各队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服务景区翻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大家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技能。接着,实践队员代表孙薇薇进行发言,她向所有给实践队带来帮助的人表示由衷感谢。大会在刘莹丽的精彩总结发言中落幕。
本次报告会全面总结“中国梦,‘译’路复兴观察团”的工作情况,不仅有利于使大家深刻了解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学习中国精神,也有利于实践队员弘扬实践与奉献精神,激励同学们投身社会实践,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外国语学院 孙薇薇 责任编辑 陈贞瑜)
10月16日下午,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于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举办2016年三下乡总结报告会。本次活动由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会实践部主办,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志愿服务部协办。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团委办公室主任、2016级辅导员孙晓出席报告会,学院2016级学生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团委办公室主任孙晓上台发表讲话。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相关信息,鼓励同学们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投入到第二课堂中,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并对同学们踊跃参与,拓展自身实践能力,提高社会认识表达热切的期望。随后,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科技惠民”义务维修志愿队实践队员相继上台发言,向同学们详细讲述暑期三下乡的经历与收获。队员们表示,三下乡活动是智慧、体力、心态等多方面的磨练与提升。在志愿队活动中,将专业知识用于实际,不怕苦累,不惧忙碌,用集体的力量为村民们提供最好的志愿服务,赢得赞誉的同时,队员们也提高了自身能力。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活动最后,实践队员还与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交流,面对同学们的积极提问,实践队员们耐心认真地回答每一个问题,活动在欢乐温馨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对志愿者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号召更多的同学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学校及学院举行的社会活动,从而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双向提升。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翟倩倩 责任编辑 鲁嘉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
话暑期收获,启全新征程。10月14日至10月17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团委组织2015级各团支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2015级辅导员李娇、丁媛媛曾深入班级了解各团支部社会实践状况,学院2015级五百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
在各班团支书的主持下,团日活动有序开展。同学们以汇报的形式在台上踊跃发言,畅谈自己在暑期社会实践的酸甜苦辣。其中,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李静静同学介绍了自己在放假之后和同学一起在郑州市找工作的求职经历。面对陌生的城市,她用耐心对待时间,坚持干好自己的工作、在过程中享受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王建民同学则向大家讲述了他在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每天的常规工作调研、写材料让他和伙伴们痛并快乐着。他表示,社会实践不仅仅能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于生活,更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国际政治专业的王浩带来了她对工厂打工期间经历的回想。通过反思社会现存的些许不公正待遇,感悟融入社会、不断成长的方法和经验。活动后,各班团支部认真做好了活动总结,总结收获,改正不足。
此次分享会不仅使得同学们获得了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机会,而且提升了同学们对于暑期实践的认识,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调研兴趣,提高同学们对实践活动的热情。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和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交流会
为使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立志成为一个有担当的大学生,10月16日晚,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和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在物理南楼报告厅联合举办了“三下乡”活动报告会,16级同学自愿参加。
大会伊始,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团委书记孙晓讲话,他向同学们解释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意义,同时也评价了义务维修队志愿者的工作表现。随后,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会实践部部长洪李杰发言,他对义务维修队用技术、耐心、热情对待居民的表现提出表扬,同时点出了技术的重要性。接着,义务维修队的主力队员吴旭升、李银光、方松科依次上台发言,讲述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心得体会。最后,志愿队的8位成员全部上台,解答参与报告会的同学的问题。报告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暑期“三下乡”活动中义务维修志愿者利用技术服务人民,利用实干为他人带来便利,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诠释了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的意义。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雷 曼 责任编辑 李筱涵)
商学院成功举办“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
实践归来话收获,分享经验共进步。10月16日晚,由商学院团委、学生会团委办公室主办的“实践归来话收获”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在东教B楼201教室成功召开。学院团委书记兼2015级辅导员王岩和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学生代表应邀出席,与到场的2016级新生同学分享暑期实践的宝贵经验。
会议在一段记录新生暑期实践心得体会的VCR中正式拉开帷幕。接着,我院2016级新生班干部代表通过精彩的节目表演表达对学院的感谢,并表示将会在本次暑期实践报告会中认真学习优秀的的经验。随后,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学生代表李士成、张亚龙、韩书华为新生们分享实践经验。李士成通过PPT详细介绍了我院暑期实践项目立意主题及实施经历。张亚龙则从自己的暑期实践出发,耐心而细致地将自身经验分享给现场同学,并鼓励大家在大学期间抓住机会,提高能力,学会沟通与交流。三位优秀学生的实践分享激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最后,团委书记王岩作总结讲话。首先,他对我院的“创客企业行”暑期实践活动进行点评总结,并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建议大家一定要利用暑期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尽早接触社会,以应对四年后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此外,他通过四川绵阳大学生创业活动中极富创新意义的想法对新生们提出期望,希望2016级新生能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活动,将我院的学科特色与学院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本次“实践归来话收获”报告会不仅总结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发扬了大学生勇于投身社会实践的精神;为我院2016级新生提供必要的学习信息和经验。
(商学院 余 杰 责任编辑 曹雅静)
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暑期实践话收获”活动
2016年10月16日晚七点,教育学院于万人餐厅三楼多功能报告厅成功举办“暑期实践话收获”活动。2016级兼职辅导员马玉婷及2016级全体同学出席本次活动。
为师表范出真知,教学相长爱先行。教育学院书香育礼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队代表袁文超上台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共包括五个部分:前期准备、活动开展、实践成果、感悟收获、见证成长。他首先介绍本次活动的实践基地为新乡市图书馆,并介绍其悠久的历史与服务宗旨。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美丽的海洋生物、花朵的朋友、神奇的魔法气球、动物乐园、儿童大比拼、益智趣味读书行、总结汇演。此外,志愿者服务队手把手教小朋友们折纸、和小朋友们一起画画、为小朋友们表演节目……一张张平凡又生动的照片以及志愿队代表袁文超细致的话语调动了大家的激情,把现场气氛推到了高潮。随后的感悟收获环节,袁文超从三个方面表达出自己的感悟收获:一、丰华学子学以致用;二、实践队员获益匪浅;三、书香育礼关爱儿童成长。据悉本次暑期实践活动引起较大的的社会反响。最终,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旨在向广大新生宣传学院特色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并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中,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对我院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推动作用。
(教育学院 孙小文 史季葛 责任编辑 曹雅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召开“实践归来话收获”经验交流会
为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升其实践能力。10月11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于政管楼517室举办了“实践归来话收获”经验交流会。党委副书记包晓光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党委副主任郝如意与“聚焦十三五”观察团、“三扶脱贫”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聚焦十三五”观察团和“三扶脱贫”志愿服务队队长分别向大家分享了暑期社会实践中团队的工作成果、收获和感悟。其中,“聚焦十三五”观察团队长冯晨从团队爱心支教、义务劳动、挂职锻炼、关爱老人、实地调研五个方面进行介绍。她谈到:“我们从多方面进行实践,从多方面总结经验,十二天的锻炼使我们每个人都获益匪浅,相信这会成为大家成长道路上一段弥足珍贵的经历。”随后,“三扶脱贫”志愿服务队队员何帅统计了团队的所完成的工作量。一千多份的调查问卷,五万多字的实践总结,他以PPT放映的形式,向所有人展示了大家的成果。最后,包晓光老师对本次会议做出总结。他对实践队员的认真态度和收获成果表示了肯定,同时与队员们一起分析暑期实践中存在的活动形式不够新颖、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并给予合理化建议。他强调,暑期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身综合能力的平台,也是一个开拓眼界、丰富经验的机会。他希望学生能够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次交流会的举办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升自身实践水平,也有利于营造善思善学的学院氛围,为接下来的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郝静茹 责任编辑 曹雅静)
化学化工学院举办“暑期实践归来话收获”总结汇报比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9月20日中午,化学化工学院于化学北楼5楼举办了“暑期实践归来话收获”总结汇报比赛。此次活动由学生会实践部主办。团委学生会指导老师、2015级辅导员曹锟携64任、65任主席团出席本次活动并担任评委。2016级近百名同学作为大众评审参加本次汇报比赛。
在本次比赛开始之前,志服部面向学院全体实践团队征集作品,经过初步评选推选了8份优秀作品。活动伊始,8支实践团队依次派出代表,分别从家乡、实习、环保等多个方面上台讲述自己的暑假社会实践之旅。其中,来自2014级化学一班的季天琦通过独具特色的老北京方言和民俗风情,为大家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北京。播种理想,点亮心灯,教书育人是每个师大人的梦想。2015级化学2班的李月则把她作为支教老师的实践成果与大家娓娓道来。她细细讲述和每个孩子的相处的经历,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评审。在汇报完成之后,曹锟老师对各个团队的汇报进行了总结。他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更加深了青年学生对社会和不同层次群众的了解。最后,评委团进行现场打分,结合大众评审投票情况,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比赛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活动旨在鼓励我院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增加社会阅历,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化学化工学院 李德铭 责任编辑 彭 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文化学院开展 “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
为了更好深化社会实践成果育人作用,历史文化学院于9月24日、25日开展了“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2015级学生踊跃参与。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历史学二班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段落朗诵中拉开了主题活动的序幕。班级成员宋园园分享了自己前往驻马店汝南县支教的难忘经历,彰显了师大学子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班则借助新媒体手段,以班级群做为同学交流、分享的平台,在假期便已做好了同学们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沟通工作,更好的达成了于实践中体会社会百态、增加个人见闻的效果。文化产业管理班更注重依托专业优势及专业暑期实践所得成果,以“家乡文化成果展示”为活动中心,为班级成员献上了一场本土文化盛宴,使班级成员对河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提升同学们的文化自觉、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加深着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本次“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为我院学子提供了交流、沟通、学习的平台,弘扬了实践与奉献精神,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专业素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作用。
(历史文化学院 涂 浩 责任编辑 彭 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术学院召开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大会
9月29日下午,美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在崇美楼三楼会议室召开。美术学院团委书记石珂及学生会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席主持。
在本次会议上“泥塑文化”调研服务队队员徐珂作了详细地汇报。报告指出,调研服务队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高质量地完成了此次的调研任务,基本实现了调研目标,使泥塑文化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队员李睿琦在工作汇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学生会成员们一起分享了有益的经验,并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反思。
石珂老师在仔细听取工作汇报之后,进行了全面而有针对性地总结。对调研服务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她先表示了祝贺和感谢,并为队员们得到锻炼、个人素质得以提高而感到欣慰。随后她指出,调研服务队员们不仅要对工作有极大热情,更要具备细心、耐心和坚持。紧接着,她针对工作情况提出了两点建议,其一是进一步做好调研服务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内部队伍建设,严格成员;其二是提高选拔标准,为成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发展规划,促进调研服务队长远发展。最后,本次会议在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席王雪娇和调研服务队队员李睿琦的总结发言中圆满结束。
本次工作总结会议全面回顾了泥塑文化调研服务队的工作情况,在肯定和反思当中更清晰地了解了其工作的性质和要求,为下一阶段工作的继续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坚实的基础。
(美术学院 石 珂 责任编辑 彭 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事业学院举办“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暑期实践分享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9月23日上午,社会事业学院于田家炳406室举办以“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为主题的暑期实践分享会,我院社会工作专业指导老师谢启文应邀出席,2014级社会工作班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分享会伊始,十三位同学依次上台结合ppt向大家展示实践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分享社会实践中的见闻感想。其中,暑期在广东省中山市启创社会工作机构实习的学生郭晗分享了她组织活动、与人相处、督导培训过程中的细节,她认为:“细节体现专业,专业方能助人”。参加中港暑期实习计划的学生刘慧敏则详细介绍了她赴港交流的心得体会,她说:“暑期实习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放下一部分自己,不要把自己个人的价值观强加到案主身上,要耐心地倾听,陪着案主走下去”。随后,谢老师对本次分享会做简要点评与指导,他鼓励在场青年学子刻苦求知、投身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认同感。
本次分享会不仅能够提升同学们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能增强同学们的学科认同感,营造学风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