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节选)

发布者:肖亮亮发布时间:2021-04-14动态浏览次数:1023

第 一 章   商 品

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接满足,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来间接满足。

每一种有用物,如铁、纸等等,都可以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每一种这样的物都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发现这些不同的方面,从而发现物的多种使用方式,是历史的事情。为有用物的量找到社会尺度,也是这样。商品尺度之所以不同,部分是由于被计量的物的性质不同,部分是由于约定俗成。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刚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商品体的这种性质,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属性所耗费的劳动的多少没有关系。在考察使用价值时,总是以它们的量的规定性为前提,如一打表,一码布,一吨铁等等。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商品学这门学科提供材料。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因此,交换价值好像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valeur intrinsèque)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 。现在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个问题。

某种一定量的商品,例如一夸特小麦,同x量鞋油或y量绸缎或z量金等等交换,总之,按各种极不相同的比例同别的商品交换。因此,小麦有许多种交换价值,而不是只有一种。既然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都是一夸特小麦的交换价值,那么,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就必定是能够互相代替的或同样大的交换价值。由此可见,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

我们再拿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铁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

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英担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英担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

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商品的物体属性只是就它们使商品有用,从而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来说,才加以考虑。另一方面,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

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体的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种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可见,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化在里面。那么,它的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

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但是,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体现在商品世界全部价值中的社会的全部劳动力,在这里是当作一个同一的人类劳动力,虽然它是由无数单个劳动力构成的。每一个这种单个劳动力,同别一个劳动力一样,都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只要它具有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性质,起着这种社会平均劳动力的作用,从而在商品的生产上只使用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例如,在英国使用蒸汽织布机56以后,把一定量的纱织成布所需要的劳动可能比过去少一半。实际上,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多的劳动时间,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只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因此价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

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因此,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

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不变。但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总之,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地变动。

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不是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虽然是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且不只是简单地为别人。中世纪农民为封建主生产作为代役租的粮食,为神父生产作为什一税的粮食。但不管是作为代役租的粮食,还是作为什一税的粮食,都并不因为是为别人生产的,就成为商品。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起初我们看到,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来表明,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因此,在这里要较详细地加以说明。

我们就拿两种商品如1件上衣和10码麻布来说。假定前者的价值比后者的价值大一倍。所以,如果10码麻布=W,那么1件上衣=2W

上衣是满足一种特殊需要的使用价值。要生产上衣,就需要进行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由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我们简称为有用劳动。从这个观点来看,劳动总是联系到它的有用效果来考察的。

上衣和麻布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同样,决定它们存在的劳动即缝和织,也是不同质的。如果这些物不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从而不是不同质的有用劳动的产品,它们就根本不能作为商品来互相对立。上衣不会与上衣交换,一种使用价值不会与同种的使用价值交换。

 

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虽然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在古代印度公社61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不成为商品。或者拿一个较近的例子来说,每个工厂内都有系统的分工,但是这种分工不是由工人交换他们个人的产品引起的。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

可见,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有用劳动。各种使用价值如果不包含不同质的有用劳动,就不能

作为商品互相对立。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的社会里,也就是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作为独立生产者的私事而各自独立进行的各种有用劳动的这种质的区别,发展成一个多支的体系,发展成社会分工。

上衣、麻布等等使用价值,简言之,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式。⒀⒀ “宇宙的一切现象,不论是由人手创造的,还是由自然的一般规律引起的,都不是真正的新创造,而只是物质的形态变化。结合和分离是人的智慧在分析再生产的观念时一再发现的惟一要素;价值〈指使用价值,尽管韦里在这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本身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现在,我们放下作为使用物品的商品,来考察商品价值。

我们曾假定,上衣的价值比麻布大一倍。但这只是量的差别,我们先不去管它。我们要记住的是,假如1件上衣的价值比10码麻布的价值大一倍,那么,20码麻布就与1件上衣具有同样的价值量。作为价值,上衣和麻布是有相同实体的物,是同种劳动的客观表现。[……]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劳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尽管缝和织是不同质的生产活动,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都是人类劳动。这只是耗费人类劳动力的两种不同的形式。当然,人类劳动力本身必须已有或多或少的发展,才能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耗费。但是,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简单平均劳动本身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具有不同的性质,但在一定的社会里是一定的。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经验证明,这种简化是经常进行的。一个商品可能是最复杂的劳动的产品,但是它的价值使它与简单劳动的产品相等,因而本身只表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因而在他们看来,似乎是由习惯确定的。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

 因此,正如在作为价值的上衣和麻布中,它们的使用价值的差别被抽去一样,在表现为这些价值的劳动中,劳动的有用形式即缝和织的区别也被抽去了。作为使用价值的上衣和麻布是有一定目的的生产活动同布和纱的结合,而作为价值的上衣和麻布不过是同种劳动的凝结,同样,这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之所以算作劳动,并不是因为它们同布和纱发生了生产上的关系,而只是因为它们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正是由于缝和织具有不同的质,它们才是形成作为使用价值的上衣和麻布的要素;而只是由于它们的特殊的质被抽去,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即人类劳动的质,它们才是上衣价值和麻布价值的实体。

可是,上衣和麻布不仅是价值一般,而且是一定量的价值。我们曾假定,1件上衣的价值比10码麻布的价值大一倍。它们价值量的这种差别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由于麻布包含的劳动只有上衣的一半,因而生产后者所要耗费劳动力的时间必须比生产前者多一倍。

 

因此,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进一步的质的人类劳动。在前一种情况下,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既然商品的价值量只是表示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那么,在一定的比例上,各种商品应该总是等量的价值。

[……]

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


【学习导读】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写作背景

《资本论》的写作和问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的产物。

马克思研究写作《资本论》,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为新世界观提供科学的根据。18421843年,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遇到要对物质利益问题和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发表意见的“难事”。在研究这些“难事”的过程中,马克思逐步认识到,国家和法的实质,根源于社会的物质关系或生产关系,因此,“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之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于是,184310月起,马克思开始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着手创建旨在“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的诞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德等欧洲主要国家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开始充分暴露出来,并导致了1825年开始出现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及其基本矛盾的激化,为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客观条件。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思想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将研究从流通领域深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联系。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它把资本主义当作自然和永恒的社会制度,因此不可能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古典政治经济学虽然没能真正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却为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提供了思想材料。

《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几乎倾注了马克思的毕生心血。从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40年间,马克思认真研究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魁奈、马尔萨斯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学说,深入考察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史以及经济状况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先后写下了“巴黎笔记”、“伦敦笔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这些手稿构成了《资本论》的主要内容。18679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此后,马克思继续为《资本论》第一卷的修订和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并积极着手整理和修改《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承马克思未完成的事业,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18855月)和第三卷(189410月)。恩格斯逝世后,《资本论》第四卷由考茨基整理,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于1910年单独出版;19561962年苏联又重新整理出版了第四卷手稿,命名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的创作出版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步成熟、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

《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为当时和后来的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19世纪上半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最初捣毁机器的运动,逐步发展到有组织地要求缩短劳动日、增加工资等各种形式的经济斗争,直至发展为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工人发动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政治斗争。这些情况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资本论》的创作就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恩格斯曾指出:“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二、内容介绍

(一)《资本论》(第一卷)基本内容

《资本论》共四卷,前三卷为理论部分,分别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一卷共分为7篇。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以一般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以劳动创造价值为中心思想,分析商品到货币的转化,阐述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分析货币怎样和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资本,说明资本产生的条件和资本的本质,为整个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基础。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研究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原理,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最基本的部分。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着重分析了资本家怎样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分析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对资本从形式上的隶属变为实际的隶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日益加剧的过程。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出发,综合考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以及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规律。第六篇“工资”,进一步论证了劳动力和劳动的区别,揭示了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以及工资这一形式如何掩盖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说明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二)节选部分基本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资本论》共写了8篇序言和2篇跋。其中,马克思写了4篇,恩格斯写了6篇;第一卷7篇,第二卷2篇,第三卷1篇。读本节选的是第一卷第一版序言、第一卷第二版跋和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的第一节、第七节。“第一版序言”主要阐述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第二版跋”主要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第二十四章第一节和第七节概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过程和最后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72页)“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页)一般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包括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等方面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4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在于,它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从一般的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经济过程的内在规律,由此揭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当然,《资本论》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也不是孤立地进行的,正如列宁指出的,《资本论》专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但又随时随地探究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使骨骼有血有肉”(《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2.《资本论》的方法

《资本论》的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为了说明自己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详细引证了俄国经济学家考夫曼对《资本论》方法的评论。这段评论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马克思特别注意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2)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作是受一定的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3)马克思指出,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而决定人的意志;(4)马克思特别强调研究每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5)马克思阐明了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等等。对于考夫曼的上述评论,马克思肯定地认为,他所描述的“正是辩证方法”。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论》的方法,不仅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是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不同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因此,唯物辩证法“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84页)。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马克思说的,“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72页)。《资本论》所要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运动规律,但是,资本主义在不同国家发展的程度和形式是不相同的,为此,就必须运用科学抽象法,选择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最为典型和成熟的形态进行分析。在马克思的时代,这个典型就是英国。马克思以英国为典型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但是,这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只适用于类似英国这样的资本主义比较成熟的国家,实际上“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72页)。因此,马克思说,“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72页)。

3.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在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指出,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了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政治经济学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流行的理论也是不一样的。例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属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的时期,人们的阶级意识还处于萌芽状态,公正无私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进行。但是,1830年以后,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权,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古典政治经济学让位于庸俗政治经济学。“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现在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无私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不偏不倚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79页)这充分说明政治经济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4.原始积累的秘密

《资本论》第二十四章第一节“原始积累的秘密”,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原因。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必须在经济上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具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劳动者;二是在少数人手中积累了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必需的货币财富。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指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大量的社会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大批的直接生产者突然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变成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这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被称为“原始的”,既因为这一过程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创造了前提,也因为这一过程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总是宣扬资本家致富依靠的是他们的勤劳、智慧和节俭,而工人阶级的贫穷则是因为他们懒惰和愚笨,然而原始积累的真实历史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88页)。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因此,马克思说,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5.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第二十四章第七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深刻阐明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结果。这一结果就是,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代替。以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为基础的小生产,以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因此,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出消灭自身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小生产的私有制被社会化生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代替。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会停止。最大程度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为了追求资本的不断增值,获得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家把从工人身上榨取到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是资本积累。如果说资本原始积累的趋势是资本主义所有制代替小生产所有制,资本主义大生产剥夺小生产,那么资本积累的趋势则是剥夺者被剥夺,资本主义私有制被共产主义所有制所代替。一方面,资本集中导致了生产高度社会化,导致了“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导致了劳动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这就造成了消灭资本主义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资本集中又必然导致工人阶级的反抗不断增强,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又造成了消灭资本主义的主观条件。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日益激化,“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90页)。这就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资本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这部著作,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它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结合在一起,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资本论》的内容极其丰富,除了经济学内容,还包含了马克思在哲学、政治、法学、历史、教育、道德、宗教、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的深邃见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100多年来,《资本论》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了数以百计的版本。五四运动后,《资本论》被陆续翻译成中文。1930年,由陈启修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在上海昆仑书店出版。1936年,由侯外庐、王思华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以世界名著译社名义出版。1938年,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三卷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编译局重新翻译了《资本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资本论》的传播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习《资本论》,有助于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它深入研究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恩格斯说过,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内容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6页)。列宁指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学习《资本论》,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重点,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定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并结合实践加以运用。

学习《资本论》,有助于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资本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不断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1页)。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的积累,财富被少数资本家占有,大多数劳动者相对贫困,资本积累的后果必然会导致严重的阶级对立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它们在资金和技术以及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加剧、南北差距持续扩大。这是任何资本主义的辩护士们怎样美化也无法否认的。

学习《资本论》,有助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资本论》充分证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科技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自身体制和政策的调整,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并在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时刻伴随着经济危机、两极分化、阶级对立、全球动荡乃至军事冲突和战争。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日趋尖锐的一个突出表现。资本主义终将会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趋势不会改变。

学习《资本论》,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资本论》揭示了社会再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如劳动时间的节约是人类首要的经济规律,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再生产的一般条件,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等等,这些观点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资本论》提出的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规律、资本循环周转的规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律、商品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运动规律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