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学时数: 54 学分: 3 适用专业:师范院校中文专业
•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以教育学和语文学的为核心的综合性应用理论课程,它运用教育学、语言学、文学、文章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科学学、人才学等原理分析语文教学现象,旨在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语文教育实践。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了解语文在中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帮助学生掌握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为他们指出一条从事语文教育的科学途径;同时培养他们从事语文教育的感情和兴趣,使他们获得语文教育的基本能力。
•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语文教育的技能,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及时吸纳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先进成果和理论,吸纳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新的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吸纳国际母语教育新的成果和理论,使课程教学具有时代特点。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该课程实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辨能力;将“说课”引入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如备课、教学设计,上课等,采用到基地学校见习,观看教学录像等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 走进语文
•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真挚情感,以使学生能全心投入到语文教育事业之中。掌握语文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及其演进历史。了解“语文”名称的演变。
• 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语文 、语文教育学;语文教育学演进史
• 重点难点:
语文教育学演进史,语文概念论争
• 小结:
本章重在介绍语文教育发展状况,使学生初步了解该学科并建立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
• 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改革
•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当代语文教学改革概况,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语文教学流派思想和教学主张。
• 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宁氏教学三原则,三主四式,魏书生六步教学法;语文教学改革繁荣的标志及原因
• 重点难点:
各语文教学流派的代表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
• 小结:
本章涉及到各语文教学流派的教育教学主张,应特别注意学习“四大名师”这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
• 当代语文教学改革概观
当代语文教学改革产生的背景及繁荣的原因。
• 当代语文教学流派
语文教学流派形成的途径、原因,并选取情感派、导读派、管理派、思维派等九大语文教学流派,介绍其代表人物、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
• 各教学流派之间的争鸣
各流派之间兼容、争鸣的情况,重点讲授各流派之间具有代表性的争鸣问题。
• 语文教育大讨论
1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语文教学大讨论产生的背景经过,并能理性分析此次大讨论所引发的系列语文教学实际问题。
2 、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理念
3 、重点难点:
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理性分析;结合大讨论审视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4 、小结:
本章涉及到语文教学中的“时政”问题,应从语文教学时事中透彻语文教学的实质反映。
• 语文教育“大讨论”的背景和经过
语文教育大讨论发生的背景及其发端、发展和理智分析的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
• 关于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理念分析
总结此次大讨论中出现的代表性观点,并理性分析此次大讨论的成绩与偏颇。
• 当前语文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结合大讨论所提出的问题总结现行语文教育已取得的成绩,并从教材、课程、教法和师资等四个方面分析现在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语文教育热点分析
1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当前语文教育界的系列热点问题,诸如研究性学习、新概念作文大赛和多媒体教学等,并从中吸取经验,进一步改革教学。
2 、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研究性学习,新概念之“新”
3 、重点难点:
研究性学习与课题研究的区别
4 、小结:
本章抓住语文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体现对语文教育发展关注的敏感,并注意做到能“以冷眼看热点”,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关照语文教育中的种种问题。
•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分析
研究性学习诞生的背景,结合实例介绍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具体操作流程。并讨论研究性学习与专题研究的区别,以及当前研究性学习的误区。
• 关于“多媒体”运用与语文教师观念更新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学手段变迁所带来的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 关于“新概念作文”大赛
接受新概念作文大赛举办的背景和经过,结合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实例探讨在语文教学改革的高潮时期,大赛给予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 关于“韩寒现象”的讨论
介绍韩寒的基本情况,重点讨论韩寒的存在对语文教育界提出的种种疑问与挑战,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诸如个性张扬与全面发展等问题。
•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 、教学基本要求:
从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角度辩证论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分别详细阐述语文课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理念。
2 、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3 、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内涵
4 、小结
语文课程特点的阐述是对语文课程本体认识深入的重要一步,通过对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特点的讨论,使语文课程的性质更加明晰,有利于为教学实践提出更加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建议,并有利于改革教学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提出及其意义
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系统说明澄清此特点对语文必威官方首页手机版和必威手机app下载安装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哲学辩证
主要集中于讨论语文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说明它们相互依存也相互区别。
• 语文课程中的工具性理念
从基础工具、交际工具、思维想象工具、传播和保存文化工具和学习、使用信息设备工具等角度阐述语文课程中的工具性理念。
•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理念
阐述人文理念的核心、人文理念在语文教育体制中的作用和表现,说明人文性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语文教育新理念
1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语文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语文教育理念发展历史以及当前语文教育基本理念的核心概念,并掌握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理念
2 、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三个纬度
3 、重点和难点: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语文课程的三个纬度
4 、小结:
本章阐述了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并着重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介绍新课标视野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理念是语文教育的上层建筑,应正确全面领会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以便借之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
•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语文课程标准》研制
介绍我国 21 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及《语文课程标准》研制背景。
• 语文教育新理念(上)
我国语文教学大纲和教育理念回顾及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分析。
• 语文教育新理念(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及其基本内容解释。
• 语文教材和语文教材新理念
1 、教学基本要求:
我国语文教材发展历史、经典教材及语文教材的新理念。
2 、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古代经典教材
3 、重点和难点:
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和评价
4 、小结:
本章系统讨论了语文教材的发展情况,除了了解教材发展更应从各时期语文教材发展中探索编制教材的经验和教训,以促进新时期教材的编制更加科学有序。
• 语文教材
介绍古代蒙学经典教材和现当代语文教材的发展状况。
• 语文教材新理念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阐述语文教材建设的新理念。
• 语文教学设计
•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语文教学总体设计的基本理念及程序,并能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
• 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 重点和难点:
语文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小结:
本章是实践性比较强的篇章,除了做适当的理论学习外,更应结合该章理论训练学生对语文教学设计实际操作的情况。特别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
• 语文教学总体设计
介绍语文教学总体设计的重要性及其设计理念。
• 语文教学程序设计
从学期、单元、课文和课堂等角度分层次逐一介绍语文教学的程序设计。
• 各种类型课文教学策略
•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对应用文体、文学作品、文言文、综合性学习和写作课教学等不同课型的具体教学策略。
• 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教学策略
• 重点和难点:
各课型教学策略的实践
• 小结:
本章对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应注重贯彻其实践性。
第一节 应用文体、常用文体课文教学策略
介绍应议论文、说明文等应用文体及记叙文等常用文体的教学策略。
第二节 文学体裁课文教学策略
介绍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等文学体裁课文的教学策略。
第三节 文言文、综合性学习和写作教学策略
介绍文言文、综合性学习和作文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策略。
• 语文信息特点和语文学习指导
•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语文信息的特点和传递模式,并能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应用语文信息的相关特性,科学指导学生学习。
2 、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语文信息特点
3 、重点和难点:
选择合适信息载体,指导学生学习。
4 、小结:
本章学习要旨在于能运用语文信息的原理和特点指导学生学习,并使学生能运用原理进行教学实践。
• 语文信息特点和传递模式
结合教学实例介绍语文信息的特点和传递模式及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 精心选择信息载体,科学指导学生学习
运用实例说明如何选择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并以口诀形式总结科学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
• 语文教学技术
•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备课、说课和板书设计等教学实践技术,并熟悉试卷的编制,做好教学评价。
• 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备课、试卷编制的先决条件和基本要求。
• 重点和难点:
备课和说课的基本程序和操作。
4 、小结:
本章特别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在掌握备课、说课和板书等基本教学实践原理的基础上,要着重考察学生运用基本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
• 备课、说课和板书设计
结合具体课例介绍备课的意义和具体操作程序;说课和板书的基本要旨和操作程序。
• 评价和考试
介绍试题类型及试卷编制的条件和要求。
第十一章 语文教学艺术
•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差异,熟练掌握课堂中课始和课终设计、提问激趣的设计,并能培养教学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 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课堂提问的意义,应变艺术的意义。
• 重点和难点:
课堂提问的特点,应变能力的培养。
4 、小结:
本章集中处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细节问题,诸如提问、应变等。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并能付诸实践。
• 学生心理特点和语文教育
系统阐述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不同要求,并结合实例探讨针对少年的语文教学艺术。
• 语文“课始”和“课终”设计艺术
结合成功课堂实例介绍多种类型的课始和课终设计艺术。
• 提问激趣的艺术
阐述提问激趣的意义,并结合实例具体介绍提问激趣的方法。
• 应变艺术
应变艺术的意义及教学实践中应变艺术举隅。
•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开设前,应先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等课程;开设本课程的同时,可开设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课程;开设本课程的同时或之后,可开设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教学心理学等课程。
• 教学时数分配
语文教育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 54 学分: 3
章次 | 各章标题名称注 | 讲授 学时 | 实验(实践) 学时 | 辅导 学时 | 备注 |
绪论 | 走进语文 | 2 | | | |
第一章 | 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改革 | 4 | | | |
第二章 | 语文教育大讨论 | 4 | | | |
第三章 | 语文教育热点分析 | 4 | | | |
第四章 |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6 | | | |
第五章 | 语文教育新理念 | 6 | | | |
第六章 | 语文教材和语文教材新理念 | 4 | | | |
第七章 | 语文教学设计 | 4 | | | |
第八章 | 各种类型课文教学策略 | 4 | | | 观看教学录像 2 学时 |
第九章 | 语文信息特点和语文学习指导 | 2 | | | |
第十章 | 语文教学技术 | 3 | 1 | | |
第十一章 | 语文教学艺术 | 4 | | | |
复习考试 | | | | 4 | |
|
• 教材及参考书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 蔡明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张正君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改名家教学录像资料( VCD )
• 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理论讲授与教育实践结合,理论授课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
• 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1 、Betway官方客服网站:网络课程 · 语文
2 、Betway官方客服网站:主页空间 · 课程方圆
3 、韩军在线等。
九、其他:
考察课,作业、考勤 30 分,撰写论文: 70 分。
制订:文学院 语文教育学 教研室
执笔人:刘安娜
审定人:张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