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清华大学许磊副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者:李先婷发布时间:2020-10-27浏览次数:855

10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许磊副教授应邀在生物东楼报告厅作了题为“传染病生态学,从鼠疫(黑死病)到新冠肺炎”的学术报告。我院相关专业师生8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王海磊教授主持。

许磊从当下抗击新冠肺炎的全球现实背景出发,结合自身学习成长和科研工作经历,分别讲述了鼠疫、登革热和新冠肺炎三种恶性传染病的发生、溯源和传播特征,及其研究团队取得的系列学术成果。许磊回溯了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鼠疫大流行,阐述了重大传染病的数理统计模型建立过程,并用该模型预测了内蒙古长爪沙鼠和达乌尔黄鼠两种鼠疫的自然疫源地;基于历史文献数据,建立了中国鼠疫数据库,探索了气候与中国鼠疫严重性之间的关联,发现降水量可以影响鼠疫的严重程度(PNAS,2011);并构建了全球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期间的鼠疫数据库,从大尺度范围分析了时空环境因素与传播速度的关系(PNAS,2015)。他以2014年广州登革热疫情为案例,展示了其科研团队对登革热模拟方面的成果,准确预测了广州地区登革热暴发的年份,为登革热防控提供预测性工具(PNAS,2017等)。最后,许磊简单介绍了新冠肺炎相关背景、传播和防控策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

许磊的报告既具知识性又具故事性,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报告结束后,他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对目前鼠疫的治疗、数据统计分析模型等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专家简介:

许磊,博士,2005年本科毕业于Betway官方客服,2011年在中科院动物所取得博士学位,先后在挪威奥斯陆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作访问学者,2016年12月-2020年6月在中国疾控中心工作,2020年6月至今,任清华大学地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重大传染病的数理统计模型,气候变化的生态学效应,鼠类种群动态等研究,以第一作者在PNAS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

(生命科学学院 李先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