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缪炜研究员应邀来我校讲学

发布者:谢文婕发布时间:2019-04-15浏览次数:494

4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缪炜研究员应邀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在生物报告厅作了题为“原生动物适应性进化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余国营教授主持,130余名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原生动物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的为基础科学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材料,其中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真核模式生物。报告中,缪炜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四膜虫的特殊性,即其细胞中同时存在小核和大核这一双核系统,其研究团队对不同交配型嗜热四膜虫在饥饿早期的转录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嗜热四膜虫交配型决定的分子机制;同时指出,嗜热四膜虫耐污能力特别强,较其他水生生物对杀虫剂DDT具有超强的耐受能力,并发现了嗜热四膜虫外排和降解污染物的适应性分子机制;最后,缪炜研究员结合国计民生,阐述了利用四膜虫进行遗传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比如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和治理、纤毛虫病的预防和治疗、互利共生的纤毛虫可作为草食性鱼类饲料添加剂等。报告结束后,缪炜研究员耐心地回答了师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对我院师生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术报告会后,缪研究员从历史沿革、研究方向、人才现状、研究生教育培养等方面简单介绍了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基本情况,使在场师生对水生所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对同学们今后深造之路的选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专家介绍:缪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Journal of Eukaryotic Microbiology》和《Zoological Systematics》等学术期刊编委。在PloS BiologyGenes and DevelopmentNucleic Acids Research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ic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50余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国际合作专项等一批科研项目主持建立了四膜虫功能基因组学数据库和四膜虫比较基因组学数据库。

                                                       (生命科学学院 罗一帆 韩卫霞 庞世健 吴姿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