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应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邀请,复旦大学涂涛教授为我室师生做了“金属氮杂环卡宾催化资源分子高值化反应”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实训楼0501报告厅进行,吸引了来自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平原实验室的师生参加。
涂涛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基于优势氮杂环卡宾金属化合物,利用配位组装或直接超交联策略高效构筑了一系列稳定、高效、原子分散的多孔固体分子催化材料。这些单分散的多孔固体分子催化剂在极低催化量下就可高效、高选择性催化二氧化碳的胺氢甲酰化以及多类生物质平台分子的氢化、脱氢、还原胺化等反应,催化剂稳定性好,经简单过滤、无需活化即可直接进行循环再利用,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十余次而没有催化活性和反应选择性的显著下降。特别是在甘油制备乳酸、二氧化碳制备DMF等反应中,已可在低催化量(ppm级)下高效、高选择性的实现产物的公斤级制备,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涂涛教授也向广大师生展示了氮杂环卡宾金属多孔固体分子催化剂在生物质、二氧化碳等高值化转化及其产业化方面的应用前景,为发展碳中和转化技术奠定了研究基础。
报告结束后,涂涛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并就金属氮杂环卡宾催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报告人简介:
涂涛教授,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宁夏大学长江特聘教授。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戴立信院士。之后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进行了两年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James D. Wuest教授)。2005年11月开始在波恩大学凯库勒研究所任职,期间获得洪堡基金资助。2009年6月回国,开始在复旦大学工作,现为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化学快报》CCL副主编、Green Synthesis and Catalysis执行副主编。近年来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优势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功能为导向,通过超分子组装策略构筑金属有机组装体,详细研究和考察了组装体的功能及应用。特别是基于金属氮杂环卡宾化合物活性高和稳定性好的特点,以刚性咪唑盐作为前体通过配位组装、超交联策略制备了一系列稳定、高效、可重复使用的配位聚合物固体分子催化材料,在实现优势催化就高效负载的同时,实现了二氧化碳、生物质等资源小分子高值化及能源转化方面的应用。获得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及上海市项目二十余项,在Adv. Mater.; Angew. Chem.;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作为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百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