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河南省濮阳黄河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Puyang Field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for Yellow River Wetland Ecosystem, Henan Province
研究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导航栏  研究团队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团队

发布时间:时间:2022-12-13    浏览次数: 10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团队


剑敏

博士,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Betway官方客服生态学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Betway官方客服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牵头导师,河南省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修复生态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著作10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三等奖各一项、发明专利4项。




博士生导师,学院党委委员、生态学系主任,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届全国长隆奖启航奖获得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河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任,国际动物学会委员,河南省动物学会党委书记、秘书长, Integrative Zoology青年编委,教育部学科评估和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中国科协/教育部英才计划导师,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外国专家局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等9项,参加完成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8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专著2部,授权专利2项。受邀担任Oikos10个著名刊物的审稿人。荣获河南省文明教师、首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国家林业局全国梁希论文奖、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Betway官方客服优秀党务工作者、立德树人先进个人等荣誉。


博士,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植物繁殖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10余项,累计经费1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主编专著1部。教学方面承担《植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5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获得河南省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Betway官方客服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十佳称号。





翠翠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从事生态学领域教学科研活动。主要承担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气象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领域包括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湿地农业与生态修复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等课题3项,发表SCIEI等相关论文20余篇。






李英臣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从事生态学领域教学科研工作。主要承担基础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包括生态系统湿地碳氮循环、湿地保育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表各类论文30余篇,主持及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专利各1项。




朱红雷

博士,从事生态学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主持省教育厅项目2项,校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5篇,EI会议1篇,以合作作者发表SCI和中文核心论文13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岗岗

博士,主要从事生态学领域教学科研工作,主讲《森林生态学》、《生态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等课程,着重开展森林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森林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人才科研启动课题、河南省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9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3篇,参编专著3





蔺庆伟

博士,主要从事生态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包括黄河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相关驱动因子、水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与铝盐交互作用及其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 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获得中国科学院博士国家奖学金、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奖项,入围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雄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研究兴领域为农田土壤碳氮循环和温室气体减排。2016-2018年,2021-2022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肯塔基大学进行科研交流。以主要身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SCI两篇,其中一区Top一篇。




博士,现任河南省动物学会副监事长。主要从事环境动物学、鸟类学和生态毒理学等相关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省级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







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栓皮栎种子丰度和化学防御对鼠类贮食行为及数量的影响机制,U19041052020-202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黄河下游滩涂碳氮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419306432020-2024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1604,放养蜜蜂对本地植物-传粉者相互作用的影响: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为例,2023.01-2026.1254.0万。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太行贮食鼠类对栓皮栎林隙和林下更新的影响,2018-20203170038424万;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盗蜜对高山植物麻花艽自交率和近交衰退的影响,20万元,结项。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重金属污染环境中树麻雀的个性响应及个体适合度研究,322012662023-202530万。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黄河中下游典型水体CH4N2O溶存与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2017/01-2019/12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次生林生产力对空间结构异质性的响应研究(32101504),2022-202430万,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沉水植物苦草根系分泌物及微生境对铝盐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322013812023-202530

  10. 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鼠类对栎林树线更新格局的影响机制,2123004100502021-2023年,

  1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酸性条件下铝盐及其钝化磷对沉水植物苦草毒性胁迫研究,2019M6624982020-20218万。

  12.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体磷浓度对生物操纵效果和藻草竞争的影响研究,18230041014710万,

  13. 河南省自然资源科研项目横向课题,山水林田湖草人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以焦作典型生态系统为例,豫财招标采购-2020-165-437.89万。


专著:

1、张婵,朱鑫鑫,米兆荣,周华坤,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植物图鉴:上、下册,西宁: 青海民族出版社,60万字,2019

2、于飞,张知彬,曹林,常罡,陈琼,陈晓宁,程瑾瑞,等。《森林生态系统鼠类与植物种子关系研究》,科学出版社,2019.

3、马剑敏 等,《水生植物与水体生态修复》,科学出版社,2011.



论文:

  1. Zhang YJ#, Yu F#, Yi XF#, Zhou WW,Liu R, Holyoak M, Cao L, Zhang MM, Chen JN, Zhang ZB, Yan C. Evolutionary and ecological patterns of scatter‐and larder‐hoarding behaviours in rodents.Ecology Letters, 2022, 25(5), 1202-1214.


  1. Fei Yu*, Xiaoxiao Shi, Xianfeng Yi and Jianmin Ma*. Rodent-MediatedSeed Dispersal Shapes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Recruitment Dynamics in Ecotones.Frontiersin Plant Science, 2018,9:1911(1-10)


  1. Yu F, Yi XF. Unsung forest carbon sequestered by animal sowers. Science e-letter, 2021.


  1. Yu F, Wei SS,Wang Y, Li YC, Ma JM, Zhang LX, Yi XF. Asymmetric effects of rodent-mediatedseed dispersal on co-existence of tree species via seed-seed interactions.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20, 475: 118396.


  1. Bai X, Huang Y, Ren W, et al. Responses of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to 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practices:     A     meta‐analysis.     Global Change Biology.2019;00:1–16. https://doi.org/10.1111/gcb.14658


  1. Chan Zhang, Rebecca E. Irwin, Yun Wang, et al. 2011. Selective seed abortion induced by nectar robbing in the selfing plant Comastoma pulmonarium. New Phytologist, 192: 249-255  


  1. Hou Cuicui,Li Yingchen, Huang Yanwei, Zhu Honglei, Ma Jianmin, Yu Fei, Zhang Xinhou*. Reclamation substantially increases soil organic and inorganic carbon stock in riparian floodplains.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21, 21:957-966.


  1. Zhu Honglei*, Li Ying, Huang Yanwei, Li Yingchen, Hou Cuicui, Shi Xiaoliang. Evaluation and hydrological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based precipitation datasets in driving hydrological models over the Huifa river basin in Northeast China, Atmospheric Research, 2018, 207: 28-41.


  1. Qingwei Lin, Shishi Wang, Yingchen Li, Luqman Riaz, Fei Yu*, Qingxiang Yang, Shijie Han, Jianmin Ma*. 2022.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land-types conversion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floodplain wetland.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13, 152406.


  1. Qing-wei Lin, Mingjun Fan, Xue Peng, Jianmin Ma, Yi Zhang, Fei Yu, Zhenbin Wu, Biyun Liu*. 2020. Response of Vallisneria natans to aluminum phytotoxicity and their synergistic effect on nitrogen, phosphorus transformation in sediment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400, 123167.


  1. Jian Ding, Wenzhi Yang, Shengnan Wang, Huijie Zhang, Yingmei Zhang*. Does environmental metal pollution affect bird morphometry? A case study on the tree sparrow Passer montanus. Chemosphere, 2022, 295: 133947.


  1.  Jian Ding, Wenzhi Yang, Shengnan Wang, Huijie Zhang, Ying Yang, Xinkang Bao, Yingmei Zhang*.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metal pollution on reproduction of a free-living resident songbird, the tree sparrow (Passer montanu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21:137674.


  1. Hui GY, Zhang GG, Zhao ZH, et al.Methods of Forest Structure Research: A Review[J]. Current Forestry Reports,2019,5(3): 142–154.


  1. Zhang GG, Hui GY, Zhang GQ, et al. Anove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forest state based on unit circle [J].Forests, 2019, 10(1): 5.


专利:

  1. 发明专利:一种确定人工林造林密度的方法(ZL201710786720.9),2021.

  2. 发明专利:一种复配型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201610238930.X)2018

  3. 发明专利:一种土壤表层土分层取样器(201610011192.5)2018

  4. 发明专利:沉水植物斑块镶嵌控制着生丝状藻过度增殖的生态方法(201610208770.4)2019

  5. 发明专利:一种土壤表土分层取样器,  ZL201610011192.52018

  6.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鸟卵图像自动采集装置(ZL 201720954474.9

  7. 实用新型专利:折叠捕鼠笼,201821797138.9

  8.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便于对比分析的铝毒毒性研究用沉水植物培育装置202022188552.3


学术贡献:

基于417篇文献中的3049组观测数据,研究发现生物炭添加能增加39%的土壤有机碳,覆盖作物能增加6%,保护性耕作能增加5%

从土壤微生物和全球变暖潜能值变化角度,揭示黄河滩涂湿地开垦活动改变了土壤中碳、氮分布模式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