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应Betway官方客服物理学院邀请,复旦大学王思敏青年研究员为我校师生作题为”Three-Body Decay in Open Quantum Systems”的学术报告,物理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交流学习。
报告介绍了核结构前沿领域中,对于超出核滴线区的奇异衰变现象的理解。首先,王思敏研究员介绍了原子核衰变的三体过程中,双质子与双中子发射这样的独特的现象。随后,着重介绍了几种特殊的滴线区域原子核的衰变现象,引用Gamow耦合通道方法以及时间依赖方法,揭示了初始波函数的结构如何受到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相互作用的影响,这对衰变动力学和质子-质子相关性至关重要,通过分析这些相关性的能量依赖性,我们揭示了非指数衰变机制的独特见解,加深了我们对开放量子系统特性的理解。
报告结束后,王思敏研究员与我院教师和学生就滴线区核的奇异衰变展开深入交流。
专家简介:
王思敏,男,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计划(海外)、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010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 2015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FRIB国家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集中于极端条件下原子核结构、奇异衰变模式,以及交叉领域中开放量子体系等前沿研究。近5年来在Nature、PRL等物理学科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篇(其中包括两篇一作PRL),相关研究受到国际核物理学界以及交叉领域的广泛关注,多次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并被邀请在PPNP等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等项目的研究。担任PRL、PRC等期刊审稿人,NST杂志青年编委,以及上海核物理理论研究中心执行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物理学院 乔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