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开始,学校对教学督导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聘任了新的督导员,成立了新的教学督导组。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在校教务处的具体指导下,督导组积极开展工作,坚持督和导相结合,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管理中抓规范,规范中求创新。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按照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部署和教务处学年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教学督导组工作已圆满完成督导听课任务。现将理科组本学期教学督导工作总结如下。
一、整体评价
本学期学校调整了教学督导组的组织结构。理科组由上学期的4个督导小组扩大为6个督导小组;督导组成员由原来的8位老师增加到12位老师。听课范围主要包括:本学期被督导的教师主要是拟申报职称的教师,近3年新进的年轻教师,理工科校公选课和少数是上学期本学院评教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理科6个小组根据本组实际的情况,自行安排本组的督导听课计划,并上报教务处备案。
本学期整体上督导情况良好。主要表现在督导老师认真负责,按计划听课,认真评教。顺利完成督教、督学和督管的教学三大督导任务。
理科组本学期督导数据统计。听课117人,其中优秀54人,占46.15%;良好62人,占53.00%;及格1人,占0.85%。听课范围:主要包括数理化生、环境学院、水产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和校公选课等。听课类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和技能课。各组听课范围和成绩分布见表1。
表1:理科各小组听课学院与成绩分布
分组 |
听课学院 |
听课人数 |
优秀人数(%) |
良好人数(%) |
及格人数(%) |
1 |
化学、环境 |
16 |
7(43.75) |
9(56.20) |
0(0.00) |
2 |
物理学院 |
14 |
6(42.86) |
8(57.10) |
0(0.00) |
3 |
数学、计算机 |
21 |
7(33.33) |
13(61.90) |
1(4.76) |
4 |
生物、水产 |
24 |
8(33.33) |
16(66.70) |
0(0.00) |
5 |
校公选课 |
17 |
6(35.30) |
11(64.70) |
0(0.00) |
6 |
电子、体育学院 |
25 |
20(80.00) |
5(20.00) |
0(0.00) |
总计 |
117 |
54(46.15) |
62(53.00) |
1(0.85) |
成绩统计结果显示:(1)总的课堂教学效果优秀率46.15%、良好率53.00%。说明大部分被督导的教师教学效果良好,部分教师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成绩优秀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被督导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新进的青年教师;(2)理科各组的成绩分布有一定的差异。优秀率最高的组达80.00%,最低的组只有33.3%;初步分析,认为可能是各组评分标准不统一所致。因此不能根据优秀率来判断每个学院的实际听课水平。
二、教学督导员情况
理科组12位教学督导员分别是来自理科学院的在职教师。平时都承担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听课督导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督导听课常常被安排到晚上或者是周末进行。各督导小组尽量合理安排听课时间。虽然督导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各位教学督导员工作负责,听课认真,指导耐心。他们团结和谐,密切配合,任劳任怨,克服了许多困难,最后圆满完成本学期的督导工作。
生命科学学院的刘萍老师,是理科督导组组长,是位有经验的老督导,她既要完成自己的教学科研任务,又要全面负责理科组的督导工作。由于有新督导的加入,又有老带新的任务。刘萍老师克服了种种困难,常常是刚走下上课的讲台,就又走进教室督导听课。督导过程中刘老师坚持原则,注意方法,尤其是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重点督导,认真点评。体现了较高的督导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督导效果。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的侯新杰老师,平时事务性工作较多,出差频繁,常常是下了火车,来不及回家就走进教室听课督导。
化学化工学院的崔凤灵老师是新任督导员。崔老师虚心向老督导学习,很快适应和胜任了督导工作,督导过程中认真听课,推荐优秀课例,积极点评。圆满完成了本组的督导听课任务。
三、被督导教师教学情况
被督导老师绝大部分做到了爱岗敬业、认真备课、教学态度端正,大部分教师有完整详细的教案,精心的教学设计,严格执行学校的考勤制度和教学计划,教学效果较好;。个别教师很讲究教学方式,课件制作精美,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互动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果优秀。充分展示了师范大学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能与风采。
许多教师在实验课中也全面使用了多媒体设备,课件中图表、视频和动画相结合,课件制作水平和质量好,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督导组对新进教师上课给予更多关注。大部分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教学认真,教学能力不断增强,基本上过了教学关。一些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一些学院教学的中坚力量。
汇总理科各组听课情况,一致认为课堂教学好,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的教师有: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的陈运保老师;化学化工学院的赵茜怡老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许瑞伟老师、王红军老师;生命科学学院的刘丹丹、刘海英和王振宇老师;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王芳老师;体育学院的张卫兵老师;水产学院的常绪路老师。他们的优秀课例、教学心得体会以及督导专家的点评参见附件1。
四、不足之处
任课老师大部分教学认真,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本学期的教学督导过程中,也看到了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现将各个小组提供的信息归纳如下:
1.一些学科的实验课教学手段还有待提高,不用多媒体课件,还是以板书为主,板书拥挤、字小、内容不能全面展现实验原理、基本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问题。
2.有些青年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太少,整节课主要是自己在讲,声音又小,上课无激情,教学效果欠佳。
3.一些青年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课件字体与背景的颜色反差太小,看不清;课件中文字偏多,图表视频动画偏少,起不到多媒体的视觉冲击效果。
4.有个别教师提供课表不准确,包括教室编号、上课时间和上课日期等。调课信息沟通不及时,另外还有上课临时更换老师和教室的情况。
5.有的老师上课迟到,学生在教室等,老师却没来,这种情况应该严格禁止。
6.有的老师上课不认真备课,对授课内容自己都不熟练。
7.启智楼教学楼的一些教室凳子配备不够,出现学生两个人合坐一张椅子的情况。督导老师听课都没有凳子坐。
8.教师休息室管理人员下班较早,督导评教就站在教学楼大厅中。建议协调教室休息室开放时间。
9.一些学院的教师没有按教学计划上课。一些学院提供的实验课表信息不完整。课表上没有实验室地点、教室编号等。
10.学生上课玩手机是一个普遍现象,建议各个部门互相协调,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11.本学期各学院调课次数较多,给督导工作造成较大干扰,个别老师有连续调课现象。
1.建议青年教师进一步加强课堂设计,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课件制作水平要上一个新台阶,层次要分明,标号要规范,标题要醒目,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生动;语言要设计、要专业,表达更简洁、生动、有吸引力。
2.建议启智教学楼教室后门上也装上门牌号。
3.建议管理人员经常检查教室钟表运行情况,及时更换电池,保持钟表的正常使用。
4.建议在保证有2-3人督导的前提下,允许同行督导专家参加,尤其是针对青年教师和新入职的教师,以提高督导的质量。因为非同行专家的督导评议是有缺陷的。
5.建议在操场上适当配备长椅或者板凳,一方面便于教师和学生临时休息,另一方面便于老师督导来时有板凳坐;建议一些运动场地增加照明设施。
附件:优秀课例介绍和点评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体会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陈运保
多年来,我一直承担物理学专业师范生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这是师范生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师范生理解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规范具有重要作用,它也直接影响着后续的课程与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工作。由于物理学专业是一本专业,学生考研踊跃,对于本课程的需求和热情受到影响,为此需要任课教师用心设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思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也得到了督导组专家、同行老师的认可和鼓励。拟总结一下,恳请批评指正。
深入了解学情
我很注意了解学情,在课上、课下我愿意花费很多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只有了解学情,才能找准本课程的基础和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让本课程更贴近学生,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例如:在第一次课上我就了解学生:有多少人有心做中学教师?有多少人要考研?有多少人想报考物理教育类研究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了解学生:多少人做家教?你做家教时的经验、困惑是什么?你发现中学生学习物理时的状况和特点是什么?
回顾你的求学历程,你的中学老师有哪些好的和不好的教学行为让你的印象很深,你能否进行介绍、评论,与大家分享?你本人学习物理的经验有哪些?了解到这些之后,我会在课堂中邀请学生发言,这样让学生参与课堂、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另一方面,与学生互动也成为我获取教育研究素材的渠道,例如:我深入调查了两位物理学专业学生的高中学习方法,写出了论文“高中生物理学习方法的个案研究”,发表在核心期刊《教育理论与实践》上;一位学生专门从老家拿来自己高中记录的4本错题笔记本、介绍自己这一学习方法;两位学生书面回顾了自己的中学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一位学生介绍了曾经教过他的某物理特级教师关于习题教学的方法,这些都启发了我的教育研究。
深入思考教学目标
怎样让这门课对学生更有用?读书是为了什么?这就涉及到课程与教学的目标问题。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在于学生仅仅为了考试过关而读书。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敲响了警钟,我们可以类比说,学习知识是为了“用”的、而不仅是为了“考”的。
我希望大学能够有所改变,我不希望学生只是了解了一些教学理论、背会了、考试过关了,然后逐渐全忘掉,我希望本课程真的对学生有用,表现在:帮助学生改进自己当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小学教育的理解和教育情怀、帮助他们踏踏实实走上自己的教育职业生涯。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来实施教学,特别注重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领会教学理论的内涵和要求,通过实践、体验、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体会教学的过程、方法和技能,让他们掌握应该怎么分析教材、怎么设计教学活动、怎么编制物理试卷等基本教学技能。每一门课程都要深入思考“怎样让这门课对学生更有用”,这样,课程才会对学生有吸引力。
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教学效果好不好,与任课教师有直接的关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教好课,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灵活的教育智慧。
首先,教师要充满激情。当教师渴望与学生交流、渴望自己的课能够对学生有实际的帮助、渴望学生都能学会时,这种渴望就会让教师充满教学的激情;而这种激情具有感染力,能够带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思维。
其次是贯穿启发式教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参与,这并不是一条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贯穿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的原则。
教学要体现实践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解与案例示范相结合。我注重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鲜活的案例来辅助说明抽象概括的教学理论,便于师范生理解知识、产生兴趣。
教师要注意讲解的技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尤其是讲解的技巧,这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讲解清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教师的“启”是为了唤起学生的“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
我总是在想:怎样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怎样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更多样化、怎样让学生参与的程度更深?这样课堂就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课堂就成为他们探索知识、交流思想、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
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给出内容框架,方便学生学习。很多教师在备课时都会参考其他书籍、资料,补充内容或者增减教材内容,但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手头主要是教材,因此不能太脱离教材,否则不利于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
重视课程资源建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教好课就需要收集资料,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平时我注意精选典型的教学课例,有教学片断、也有完整的教学案例,我特别注意收集同课异构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对比,如:初中“压强”的教学,我让学生观看一节讲授式的设计和一节探究式的设计,进行对比观摩,体会物理知识教学的一般过程及两种模式(讲授式与探究式);关于初中物理“力”这一节课,我展示并分析人教版教材、沪科版教材、上科版教材分别是怎么编写的,有何异同?从而加强学生对于教材编写特点和教材分析方法的理解。
另外,我收集了一些文献资料,建立公共邮箱把这些资源发给学生扩展学生的阅读。
如果我们不仅是思考怎么上好这门课,而是思考怎么建设好这门课程,那么,我们的视野就会更开阔,整体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加强教学研究
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及时把一些研究成果和教育改革新信息融入课堂教学。例如,我提出了物理情境导学法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总结了影响中学物理教学的因素、分析了其中的机理、概括了教学模式,在几个中学开展了教育实验,并收集了大量物理教学资源,该课题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把自己外出考察和学习的一些新信息,如郑州外国语中学的思悟课堂模式和教学管理经验及时介绍给学生;我把教育部2016年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的一些新思想及时介绍给学生。我相信,不仅这些内容丰富了本课程的内涵,对学生有启示,这样的研究过程与方法、我个人对于教育研究的敬业态度也会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言传身教相结合吧!
附:督导点评
陈运保老师讲的是2014级物理学专业必修课《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部分内容,课堂效果良好。分析其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主要有:第一,陈老师特别注重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领会教学理论的内涵和要求,通过实践、体验、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体会教学的过程、方法和技能,让他们掌握应该怎么分析教材、怎么设计教学活动、怎么编制物理试卷等基本教学技能。如:初中“电场强度,电力线”的教学,他上节让学生观看了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本节课是讲授式教学的设计,进行对比观摩,体会物理知识教学的一般过程及两种模式(讲授式与探究式);第二,陈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设计合理,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第三,陈老师教态自然,语言简练流畅,语速适中,声情并茂,感染力强,受到学生欢迎。第四,陈老师在讲授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良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启发学生思考的设计,提出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到相应的知识。第五,课件制作规范且清晰明亮。总之,这堂课准备充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方法恰当,教学效果好。用陈老师的话说,只要教师深入思考“怎样让这门课对学生更有用”、“怎样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怎样建设好这门课程”,就能够教好课并乐在其中。
《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教学体会
生命科学学院 刘丹丹
《人体常见病》是一门校级公选课,授课对象包含全校各个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及对疾病的心理承受度也分化较为严重。为了上好这门课,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理论与实践并重,强化健康意识
在授课中,我不仅做到讲清疾病发病机理和症状,同时还十分注意强调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心态对疾病的正向影响,打消某些同学对所讲疾病可能存在的“对号入座、疑病怕病”等过度敏感不良心理;用大量鲜活的正能量案例和实操性强、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小验方等,帮助学生形成“阳光生活,快乐生活”的理念,强化“身体精神双健康”的正确态度。
及时调整讲授内容,强化学习兴趣
人体常见病吸引学生的原因在于精选的内容都是高发病率疾病,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患病的有可能包括学生的亲朋好友、家人甚至是自己。在讲授时,我注意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使每种疾病都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和兴趣;并根据季节、疾病防治日、热点事件等情况,及时找到与授课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相关数据和例子,使枯燥的疾病变成参与学生平时生活的事件和素材,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学期一直保持高涨饱满的学习热情,收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提升教学效果
由于学时等原因,虽多采用传统式讲授法,但在平时我也格外注意收集相关的课件、音视频等素材,活泼生动的素材和PPT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重点和难点;讲课中也大量使用疑问句式,不但时刻紧抓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起到随时检验学生的接受度、便于及时解决问题的作用。
另外,不断转变学生的课堂角色,强化教学效果,如讲肺结核的临床表现特征时,预先让学生扮演医生,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诊病,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们也掌握了肺结核的主要临床特征;同时,我还注意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在讲解机理的同时配合手绘图,使枯燥的机理瞬间变得生动、有趣、易懂、好记。
最后,课上课下学生的提问和电子邮件的往来,也使学生的疑问困惑及时得到解答,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加大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不仅学生学的兴趣盎然,沉浸其中,而且我也不时受到学生反馈信息的启发,使教学活动更加完善、深入和充满激情。
科研教学相结合,培养探索创新精神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团火焰是探究之火,是实践之火,是创新之火。因此,本门课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由症状到探究发病机理的研究模式,形成一定的科学思维,未来才能在各领域各专业中进行个性化创新。所以,我在备课时就紧密跟踪疾病的发病机理、检测与治疗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下载优秀文献和书籍,结合我自己的科研的相关研究成果,及时介绍进课堂,并引导不同专业的学生寻找与自身专业的交叉点,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使其综合素质真正得以提升。这种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曾受到校教学督导组的高度评价,学生评价优秀。
附:督导点评
刘丹丹老师主讲的《人体常见病发病原理与防治》当节课讲授的是肺结核,课堂气氛既活泼幽默又庄重严谨,师生互动热烈。从追溯几千年前木乃伊肺部的结核遗迹开始,对流行病学概况、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检测及预防治疗等进行讲授,内容全面、结构完整合理、条理清晰;讲授中,情绪饱满,语言生动简明,深入浅出,幽默流畅;教态自然大方,富有感染力。其突出特点:①内容精选恰当,学生兴趣盎然。肺结核是高发病率疾病,以当下发生的精彩事例导课,吸引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②方式灵活多变,重难点逐个突破。语言阐述与板书手绘相结合,生动的PPT与视频相补充,学生与医生角色相转变以及起伏的音调、肢体语言和大量的疑问句等与学生积极互动,课堂氛围平等融洽热烈,使学生很好的理解掌握了发病机理和症状;③科研结合教学,拓宽学生眼界。以近年发表于Nature子刊肺结核检测方法的文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检测方法改进的思路,以美国出版的相关肺结核的社科类书籍,使文理科学生找到了与自己专业的交集。④强调德育目标,提高学生素养。刘老师格外强调注意公共和个人卫生,对患病亲友的关怀和帮助,懂得顾及和爱护他人,做新时期的高素质大学生。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会
化学化工学院 赵茜怡
本人有幸从2015年开始担任《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该门课程的授课群体是刚刚入校的大一新生,如何让这些对大学课程及学习方法,对实验操作还懵懵懂懂的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技巧起到关键作用。作为青年教师,我没有太多的经验积累,这也激励我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现就我这两年在实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课前准备要充足
实验课程一方面需要在课前将课程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准备好,另外一方面备课要更加充分、详尽。每一次实验课前,我们几位主讲老师都会聚在一起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对待讲授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探讨实验的难点和注意事项,以及往届学生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等等。这个过程令我十分受益,不仅增强了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我也从中学到了其他老师的授课经验和技巧,弥补了我作为新任教师在该方面的不足。此外,在第一次授课之前,我都会亲自将实验完整的做一遍,一方面使自己更加熟悉整个流程,另一方面也对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有更加深入的体会,以便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
课堂讲授与演示并重
实验课程教学与理论课程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除了要讲授基本的理论和原理之外,还有一些操作细节的传授,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进行一些演示。我在实验教学中会先从总体上讲授实验的具体步骤和使用到的仪器及相关操作,让学生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针对操作的仪器和实验细节,尤其是学生首次接触的仪器和操作,我会单列出来详细介绍并演示,在演示的同时跟学生强调注意事项、常见的错误操作等。
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主次分明
在授课中,我经常会发现,前面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步骤部分如果讲授时间过长,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在后续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百出。同时,如果讲的时间长,操作时间短,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练习和思考,有时为了赶时间,在实验过程中偷工减料,草草了事,这样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方案,对于在基础无机化学课中已经涉及的实验原理部分尽可能言简意赅,而对实验操作和演示又尽量详尽,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地练习。此外,我通过不断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保持了他们注意力的集中。
现代多媒体的运用
化学实验常常会伴随有一些现象,简单的文字和语言描述很难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多地运用多媒体,除了文字描述之外,在实验现象和操作部分添加了大量图片、声音或者动画,以更生动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化学反应的奇妙变化。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认识,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磨炼和积累,同时也要吸取各位同行、督导教师的宝贵建议,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附:督导点评
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培养化学科学的基本素质,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智力。赵茜怡老师正是以生动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化学反应的奇妙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在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享受,课后有一种不舍,这就是教师的本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体会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王芳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而且内容多、课时紧。从教学反馈上看,普遍存在学习难度大、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学生反映学起来很吃力。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完全接受这门课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是近年来模拟电子教学的热点和难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本人总结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建立课程结构体系,线面结合、虚实结合。
模电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涉及面广,但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模拟电子的基础理论,其二是模拟电子应用知识。因此,在课程绪论单元将模拟电子课程的体系结构详细的向学生讲解,从两个部分的基本框架入手,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概念,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进而产生一种探索知识的欲望。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相结合。
传统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明白各个器件及电路工作的原理,其优点是由于经常板书,会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能给学生充分考虑和分析问题的时间,让学生的思路可以很好地跟着教师走,便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缺点是讲课速度慢、枯燥、不够形象。
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制作课件,让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调动学生所有感官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运用丰富多样的Flash动画以及仿真,可以生动表现具体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难以表达的物理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起来妙趣横生。
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项目相结合。
项目教学法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变为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咨询和引导的作用,项目的内容和任务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确定,因而能够受到大部分学生的喜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人在学期中后段,将《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辐射探测器设计》项目向学生讲解,并将学生分组进行各个子项目的工作。在图像信号的提取、放大、滤波和处理方面,结合正在讲授的模拟电子应用基础知识,让学生一边动手一边讨论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模拟电子基础知识的理解,对今后实际动手操作打下基础。
在互动讨论过程中,与学生分析项目所需要的元器件选型、电源转换电路、二阶低通滤波电路的设计、集成运放的反馈参数等。例如,首先要设计滤波器消除噪声,然而将信号做一次放大。学生需要根据第七章内容计算滤波器的电容电阻参数,根据增益衰减的伯德图,比较分析切比雪夫和巴特沃斯两种经典低通滤波器性能。在工具的使用中,训练学生在万用板上使用电烙铁和吸锡器进行元件的焊接和拆卸,以及熟练操作示波器,教师对学生的焊接效果进行点评。在元器件的排布与安装中,让学生完成元器件引脚的成型、电路板上的插装、焊接和剪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普遍对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接受,能够主动的联系任课教师请教实际问题。课堂讨论气氛热烈,效果显著,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并且针对模拟电子的基础知识有了直观的把握,改变了以往学生听不懂、教师讲不通的尴尬境地。
讲授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与其让他们被动学习,不如让他们以兴趣为最好的老师主动地学习。例如,本人在讲完三极管基础知识之后,就把场效应管部分知识交由学生分组去自学,最后找学生上来讲给大家听,不足的地方大家一起来补充,让学生自己做老师,进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课前多提问,以利于开动学生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对于经常提问、而且有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奖励其平时成绩,有效地调动学生课下认真看书、思考并发现问题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课下自己发现问题,课上提问,最后大家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地巩固了已学知识,因此学习质量显著提高。
附:督导点评
王芳老师所讲授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王老师的授课内容安排合理,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讲授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流畅,极富激情,教态大方、得体、到位。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在图像信号的提取、放大、滤波和处理方面,利用她主持的《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辐射探测器设计》项目,结合正在讲授的模拟电子应用基础知识,向学生讲解基础理论,并让学生一边动手一边讨论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模拟电子基础知识的理解,为今后实际动手操作打下基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学生互动交流,灵活自如调整课堂气氛,体现出较为高超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
《大学体育-武术课》教学体会
体育学院 张卫兵
武术课,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浅谈一下自己这几年上课的一些心得
热身活动
以往都是老师或者体育委员整队集合、带徒手操。现在我第一节课就把徒手操的做法和要求教给大家,提前一周安排一个学生,给他一周时间准备,上课时候由他整队集合,检查人数,然后带队慢跑热身,跑步过程中口令要求声音洪亮,队伍整齐。跑步结束带大家做徒手操。
目的: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的空间。学生将是老师讲授的动作加以改编运用,可以将网络或书本上的徒手操动作搬到课堂。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课堂游戏
学生都很喜欢玩游戏,所以我每节课都有游戏环节,以往都是我带着做游戏。现我改为提前一周安排两个学生,让他俩准备下周体育课的游戏,写好游戏计划,上课时候交给老师,并对游戏做如下要求:(1)游戏要安全;(2)游戏要积极健康,适合学校这个氛围;(3)游戏要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并有适当的运动量。热身活动结束后,带游戏的同学上场,首先讲解自己的游戏规则,然后组织大家玩游戏。游戏结束后,谈下自己带游戏的感受。然后老师点评。
目的:(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3)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我发现很多学生平时都是侃侃而谈,口才了得,但是让他面对全班人讲话的时候,就变成结巴了,抓耳挠腮,挠头,很不自信。这对他们以后的论文答辩和找工作面试很不利。所以体育课堂上,我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习武术、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课堂武术练习
重点培养一个或几个协调性好、学动作快的学生,复习已学动作的时候,由这些学生带大家练习,如果出现错误,我及时纠正。每节课学完新动作,让学生自告奋勇出来展示,出来展示的学生,不管练的好与坏,大家都要热烈鼓掌,给与鼓励!
目的:(1)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果班里有几个练的非常好的学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2)武术考试的时候,很多学生由于紧张而忘记动作。平时多出来展示,增强自信,提高心理素质,考试的时候就很轻松了。教太极拳的时候,会给学生布置一项自愿的作业,就是假期在家的时候,教自己父母或其他长辈练习太极拳,教学相长。
多从细节入手,关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一直记得以前主任说的一句话:“作为一名老师,如果你不好好教学生,以后你自己的孩子也可能会碰见这样的老师。”
附:督导点评
张卫兵老师所讲授的《大学体育》的武术课程,是全校2016级学生的选修课。张老师非常认真上武术课,且非常敬业。具体如下:(1)表现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通过对武术的动作要领,方法步骤,技术标准,以及注意事项能充分理解、示范标准到位,给学生带来了最直观的真实感受,激发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武术课的信心。(2)体现了科学的武术训练方法和技巧。他采取因材施教,讲练结合,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的训练方法,以及掌握动作要领,提高武术的悟性,熟能生巧的武术训练技巧。(3)给学生传递了最有效的能量,提高了学生的武术训练技术,增强了学生的体能和拼搏精神。
《高等数学》教学体会
数学学院 许瑞伟
高等数学是大学非数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理论性、逻辑性比较强,有时还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难懂,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文科生。前些年上这门课时,我对课程、学生把握的不太好,在备课方面觉得只要自己上课时逻辑清晰、计算没有问题,能完整、顺利地把知识点讲解给学生,学生能听懂、接受即可。上课时,和学生的课堂交流也不够,没有换位思考,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课堂教学效果谈不上理想,总觉得“闷”了点。实际上,上好一门课不容易,教师不仅要专业基础扎实,也要懂得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技巧的协调运用,即对“术”的合理把控,工作中做到“业”与“术”的完美结合。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我多年的一点教学心得。现将我近几年摸索出的几点心得,特别是关于讲授文科高等数学的心得总结一下,以期与大家分享,共同进步。
备教学大纲、备学生。
目前我校讲授的高等数学分为四类。每一类主要讲授什么内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要求是什么,是了解、理解,还是掌握,均不一样。所以,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讲授这门课之前先备大纲,把教学大纲认真地钻研一遍,理清大纲要求的知识点究竟要讲解到什么程度,哪些是重难点。也只有这样,讲授时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深入浅出、条理分明,而不是平铺直叙,难点重点不分。另外,备学生也是有效掌控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毕竟,我们面对的学生专业不同,有文科的、也有理工科的;其数学基础更是参差不齐,有一本的,也有二本的;他们已具备什么样的数学基础,高中阶段学到什么程度,这个专业的学生将来考研时是否考高等数学,如果考高数,又会考哪些内容,如果考研不考高数,学这些将来对他们有何用?……诸如此类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老师上课前必须要考虑到的。总之,课堂教学也讲“兵”,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只有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我们所授的课才有更广阔的市场,才能真正保障课堂上的供需平衡。
创新备课,使教学更接“地气”。
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是为了把课本知识有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更自如地讲解。但问题是所备的课怎样才能吸引学生,怎样才能更有卖场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有思想、有方法、有创新的去备课,想办法让这堂课听起来不仅“有料”而且“有味”,能引人入胜。以高等数学四为例。这是一般文科生的高数课,同学们将来考研也不考它,那么,这就决定教师的教学目标应以使学生了解微积分思想及其相关知识的简单应用为主。而文科生的普遍特点是数学基础较差,逻辑推理不强,针对这点,讲课时,我尽量将教课书上的知识点与他们的专业、生活环境靠近,尽量使教学术语口语化、生活化,有时甚至把知识点给他们编成口诀来记。例如,在讲解第二个重要极限时,我给同学们总结为:“外大内小;内外互倒”。“外大”指在这个极限过程中括号外次方是无穷大量,“内小”指在这个极限过程中括号内“1+”后面的量是无穷小量,内外互为倒数。
当然,如果我们能将数学的知识点更多地结合生活中情景、实物模型给他们讲解,教学效果会更明显。例如,在讲解多个函数乘积的导数时,我将这个公式比喻成“点名法则”。我们对多个函数乘积求导数时,总是一个函数求导数其余的函数不动,依次进行完,一个不漏。这和我们班级点名时的规则是不是一样呢?再如,在讲解函数极值点与函数的驻点和不可导点的关系时,我将它们的关系比喻成罪犯和嫌疑犯之间的关系。如果你要求出函数的极值点,你是不是一定要将极值嫌疑点全部找出来呢?还有,我把函数在驻点取极大值时的图形称为“平顶山”,同学们理解起来非常容易。总之一句话,我觉得备课需创新,教学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授课接“地气”了,课堂自然就有“人气”。
关注学生听课状态,及时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相对枯燥单调的课程,有些老师上课时往往讲着讲着就变成一个人的课堂了,学生蔫了,互动没了,课堂也沉闷了。那么,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那就要在关注学生听课状态,提升课程趣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方面入手了。怎样让枯燥的数学不枯燥,怎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不脱离课堂教学呢?为此,我课下专门收集了很多与课堂教学相关的一些数学家的故事、经历,以及他们的名言等等,每当课堂上出现学生情绪不高或犯困等现象时,我就它们穿插进去,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学第一节课,我并不直接讲解课本内容,而是同学生们一起聊微积分的相关故事以及学习这门课的方法等内容,跟他们分享复旦大学3行数学情诗大赛的作品,与他们共品历史上诸多伟人关于数学的评论。例如德国数学家克莱因对数学的评价:“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因为忽视数学的人是无法了解任何其他学科乃至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的”……籍此使他们体会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曾经有学生课下给我QQ留言,开玩笑说:“老师带领我们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最终老师一个人上岸了”。由此,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了。课堂上,发现学生对授课没有任何反映时,我就对学生说:“如果你们跟不上队伍,要经常喊‘help’,如果不及时喊,最后连喊‘help’的机会也没了,肯定上不了岸”。学生们哈哈一笑,气氛马上就改变了。总之,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加强沟通很重要。
“解惑”方法多样化。
教学中传道授业固然重要,但疑惑也总是如影随从,所以光会“授业”是不足道的,还得会随时随地给学生有效“解惑”。如何解惑?这还得因人而异,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可谓是千人千面,个性不同。有些同学喜欢当面问问题,我们当场解决就行,而有些同学则比较腼腆,那么怎么解他们的“惑”呢?结合现在通讯形式的多样化,我给同学们留有我的QQ和email以及微信号,让他们选择交流的方式。同学们经常在课下发来问题,我课余期间一一解答。如遇难书面解答的,我会当面给他们解答。时代不同了,学生们学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的“解惑”也要与时俱进,想他们所想,给他们所求。
执教的态度决定一切。
最后,我认为也是最重要一点,即你上课的态度以及你对待课堂的重视程度。这是决定这门课能不能上好的前提。如果你把下面的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或亲人来上课,你还会不用心吗?如果你用心去讲,学生们当然也会用心听。如果你在敷衍了事,那么学生会怎么样想呢?为人师表,先正其身,才有说服力!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之谈和粗浅见解,愿与各位老师共勉!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经验交流
数学学院 王红军
数学分析是数学学院数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实现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跨越的桥梁。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变量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学会现代数学的基本论证方法。本人现已从事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二十多年,有一些体会和经验,在这里愿与大家分享。
一、数学分析课程是学生和教师公认的“难”课
在数学学院,当谈及数学分析课程时,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数学分析课真难”,老师讲授比较费力,学生学习也比较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数学分析课程自身的特点所决定
数学分析(上、下两册)的概念多,定理多,习题多;内容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偏重于运用概念和定理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因此,要学好这门课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常需要掌握灵活多变的应用解题技巧。可以说,正是由于该课程的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和多技巧性,从而加重了学生和教师双方的负担。
2、中学数学与数学分析的思维方法的反差所致
数学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变量,其偏重于逻辑推理能力;而中学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则为常量,其偏重于公式推演能力和计算能力。也正是这两种思维方法的巨大反差,使得大一新生在学习数学分析时感到了极大不适应,甚至无所适从——“课堂上听得懵懵懂懂,课后大多习题不会做”。他们对数学分析课的感受是一个字“难”,两个字“真难”。
二、结合课程特点,努力探索使数学分析课不再难学的教学方法
1、让学生了解数学分析课程重要地位
数学分析是数学学院数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可以说它是数学类专业的“主干课或核心课”;其课时最长(分3个学期,每学期每周6学时),学分最多(共15学分);是《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和《点集拓扑》等后继课程的基础;同时,它也是数学类专业的考研必考科目。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对学好数学分析具有正相关作用。
2、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关注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教师备课时,不仅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也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所学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才可做到有的放矢,知道在何时需复习或补充何种预备知识(如在讲数列极限时,我适时补充了贝努力不等式,n方差公式等;在讲函数极限时,则适时了补充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等);了解所学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关注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如讲函数极限的归结原则时,我便联系了前面所学的数列的子列定理,并把“归结原则”视为函数形式的“子列定理”),就可把零碎知识放在体系中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通俗的教学语言,使数学分析学习由浅入深
坚守教材不等于照本宣科,教师通俗易懂、又不失严谨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上确界”的精确定义(用两条来刻画,详略)不好理解,也不便记忆。可给学生用通俗的生活化语言解释:定义中的“第一条”的意思是“上确界首先是上界”;而定义中的“第二条”则意味着“比它小的都不是上界”,从而“上确界就是最小的上界”。这样解释后学生不仅理解了定义,而且不用死记硬背,就能很好掌握该定义。
4、引入数学史知识,使数学分析学习更有趣
了解数学史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也可使枯燥、抽象的数学分析更有趣;通过数学家生平介绍,还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献身数学的精神。例如,在引入导数概念时,我实时给学生讲解了英国数学家牛顿、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等创立微积分的故事,并介绍了与微积分创立相关的“第二次数学危机”。
5、采用传统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
数学分析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得它离不开传统的黑板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局限于黑板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来直观展示几何图形或几何动画,并可快捷、有效地给出相关内容的标题、定义、定理、公式和例题等;对逻辑性较强的公式推导和定理证明过程,以及例题的求解过程,则可采用板书的教学方法。两者各取所长,有效结合,可相得益彰。
6、加强与学生交流和互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上,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另外,我也十分注重课下(课间和课后)与学生交流,及时解答有关问题。这样做既可增加师生感情,又可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学习数学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