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
|
发布时间: 2024-12-23 浏览次数:10次 |
12月19日,应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巴西利亚大学李伟钢教授做客数学与统计学院“牧野格致”讲堂,为学院师生作题为“ Six - Writings multimodal processing characterizes the generative properties of Chinese : an example of scientific term translation”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报告由数学与统计学院崔鲁宾教授主持。 在本次报告中,李伟钢教授首先介绍汉字将表意、语音和语义成分封装在一个符号中,提供了丰富的多维数据源。李伟钢教授的研究通过分析中国元素周期表的成功定位,强调了中国化学家使用的独特命名惯例如何桥接科学和语言理解。倡导采用与中文化学命名学相同的系统方法来推进中文自然语言处理(CNLP )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为此,李伟钢教授引入了六书拼音编码( SWPC )技术,该技术构建高效的字符和单词矩阵,使类人机器人能够有效地处理中文输入。将 SWPC 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SIFT )和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促进了字符和单词的多模态识别,使机器人能够优先处理中文信息,并与其他语言无缝处理。 报告结束后,报告内容引发了与会师生的广泛兴趣和讨论。李伟钢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互动,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对学生和老师的提问进行了积极的回答,并给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使与会教师和研究生受益匪浅。 专家简介: 李伟钢教授,巴西利亚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巴西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CNPq )资助的研究员以及巴西航空交通研究协会( SBTA )副主席。他的研究方向涵盖 Web 智能搜索、航空交通管制模型和常旅客计划与电子商务。李教授曾主持 TransLab 实验室,研发由 CNPq 、 CAPES 、 FINEP 和 FAPDF 等基金会资助的项目,并兼任巴西科技基金委( CNPq )一级研究员。同时,他也负责研发由 Atech 、 Boeing 等企业资助的项目,2019年获得 Boeing 发明者奖章。曾两次代表巴西利亚大学担任巴西航空交通研究年会的大会主席,并于2014年担任巴西社交网络分析和知识挖掘年会共同主席。同时李伟钢教授也积极推动中巴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数学与统计学院 孙书航 崔鲁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