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金鹏研究员应学院邀请在东区综合楼119教室作了题为“夏文化探索三题”的讲座。历史文化学院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李峰教授主持。
杜先生的讲座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探索夏文化;第二部分,怎样探索夏文化;第三部分,夏文化探索的现状与问题。讲座伊始,杜先生介绍了自己与夏文化探索的缘起,继而明确了夏文化的内涵。
为什么要探索夏文化,杜先生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学科来源二元论的中国特色考古学重要特质;第二,中国考古学特别任务——探讨中华民族、华夏文明起源和发展模式;第三,中华民族的“夏情结”——最早中国的历史记忆,禹迹遍天下,四夷向夏;第四,文化软实力之争——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之历史和现实比拼;第五,夏文化探索的学科属性。
怎样探索夏文化,杜先生明确指出夏文化探索的前提是相信先秦文献和《史记》所记录的中国上古历史体系中的史实内核,中国早期历史上存在夏王朝。在具体方法上,要从已知推未知,从商文化出发探索夏文化。首先要找准夏文化探索的出发点,继而采用时空对证法 、都邑界定法 、文化分析法等进行夏文化的探索。
关于夏文化探索的现状和将来,杜先生指出夏文化探索须立足于田野考古,我们追寻自己祖宗的足迹,关乎洋人何事?洋人不信有夏,我们就不敢说有夏? 接着杜先生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中国要素”,即都邑制度、宫室制度 、封禅制度 、礼仪制度四个方面,论证了二里头是 “最早中国”具有唯一性。在此基础上,杜先生又深入辨析了一些常见问题:第一,关于夏王朝必须要有“内证”——“文字自证”的误解;第二,廓清了一个悖论:怀疑者在怀疑孟子口中的夏王朝不可信时,却没有怀疑司马迁的《殷本纪》。
最后,杜先生指出如果承认二里头文化是商王朝前面那个王朝之文化,是最早中国,是唯一的夏文化探索对象,那么,我们今天再去纠缠、纠结二里头文化是不是夏文化,究竟有什么学术意义呢?证据链完整,口供一定是必须的吗?连续的反问,振聋发聩、发人深思!
杜先生的讲座内容逻辑谨严、条分缕析、抽丝剥茧,令在场的师生获益匪浅,讲座结束后,他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就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最后,李峰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精彩总结,强调通过聆听杜先生的讲座,使得我们再次重新认识了夏文化。本次讲座极大地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
专家简介:
杜金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委员会理事,国家文物保护科学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的教学研究工作,出版《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等著作多部,在《考古》《考古学报》发表论文百余篇,对考古学科、文化遗产保护必威官方首页手机版和必威手机app下载安装有重要贡献。
(历史文化学院 鲍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