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学院邀请,11月28日19:30-21:30,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臧知非教授莅临新554-202教室,作题为“战国秦汉儒生价值观变迁”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苏全有院长主持,部分历史学骨干教师、2016级历史学、世界史专业本科生、全体研究生等共约300余人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在讲座中,臧知非教授从学术与政治的角度入手,将战国到东汉期间儒生价值观的变迁,概括为从“仕而行其学”到“仕而求其禄”的转变。臧知非教授指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带有“道高于势”的特点,希望将自己学派的主张变为现实,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同时,随着秦国的日益强大,儒生们对秦国的态度也从蔑视和排斥,转变为认同,从坚守政治理想,转变为服务现实,适应时代。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义不讪上,智不危身”,体现着学术与政治关系的新境界,也代表了学术官方化与“仕而求其禄”的定型。
臧知非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诙谐幽默;逻辑谨严,析理通透;见解独到,发人深思,使与会师生深受启发。
(历史文化学院 段晓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