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文晓




姓名:纪文晓

学历:博士

职称/职务:教授,社会工作系主任

研究领域:

儿童、青少年与学校社会工作;残障与医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政策;行动研究

电子邮箱:jiwenxiaohenan@sina.com

学习及工作背景

华东理工大学和纽约大学联合培养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博士

所授课程

《个案工作》、《专业英语》、《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学经典著作选读》、《组织发展与管理》

科研论文(著作)与奖励

1.Wenjiao JiRelationship-Based Social Work Practice: A Case Study in Post-disaster Transitional Resettlement Areas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Healthcare and Social Service.

2.Wenjiao Ji, Ning Wang, Zhiye Li,Haolong Li, On Children with Rare Diseases: “Dislocation”and “Replacement” in Delivery of Welfare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e Parental Power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Review

3.Wenxiao Ji ,Erpeng Li, and Ruirui Zhu:From Weak Autonomy Embedding to Institutional Embed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ization:A Case Study on a Pilot Project of a Child Welfare Institution  “Social Work ,Mental Health,and Public Policy in Diverse Contexts:Chinese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Springer P23-48

4.Wenxiao Ji ,Haibo Liu,and Ruirui Zhu:Effectiveness of Social Work Supervision:A Qualitative Case and a Framework of Structure-Relationship-Power Anaylysis.Springer P49-78

5.Wenxiao Ji and Xiaoxiao Cui“Dislocation”and “Replacement”: Delivery of Welfare Services for Children with Rare Diseases in Young Fami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ents PatriaeSpringer P191-200

6.纪文晓 韩青 社会组织何以能推动公共政策改善?——Z市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零拒绝”政策倡导案例分析《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13辑,2023.6CSSCI

7.纪文晓 王宁 罕见病儿童家庭福利资源供给体系的优化《青年研究》2023135-44CSSCI

8.纪文晓 林海波 “结构-关系-权力”分析框架下社会工作督导成效及其提升路径——基于Z市社会工作督导模式的质性研究《社会工作与管理》2023.23465-77

9.纪文晓等.关系为本:灾后过渡安置区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以新乡“7 20”特大洪涝灾害为例《社会工作与管理》2022.22564-77

10.纪文晓、卢又华等,(2020.12)慢性疼痛与精神健康的整合服务模式——以对华裔老人身心健康干预的有效性研究为例《中国社会工作研究》(辑刊,第19期)CSSCI

11.纪文晓(2020)从非制度化多元协作到绩效性合作模式:困境儿童福利治理的瓶颈及其突破[J]《社会工作与管理》(3)14-23

12.纪文晓(2019)家庭结构与家庭抗逆力——基于17个罕见病儿童家庭的叙述分析[J]清华社会工作评论,(164-73

13.纪文晓(2019)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专业化变革与创新--基于社会工作安置服务模式试点项目评估《社会福利》(818-19

14.纪文晓(2018)公共性与公共图书馆——读郑永田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07):62-65.

15.纪文晓(2017)罕见病儿童家庭照顾风险及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中国医务社工专刊)06(总第306期):14-19

16.纪文晓.(2015.养育罕见病儿童的青年家庭抗逆力分析的三个维度.青年研究569-779(CSSCI) CN11-3280/CCSSCI

17.纪文晓.(2015).从西方引介到本土发展:家庭抗逆力研究综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3:75-85(CSSCI)  CN 31-1779/C CSSCI

18.纪文晓.(2015).罕见病儿童家庭压力——生态系统历程整合的视角.残疾人研究.1:24-30. CN11-6014/D

19.纪文晓.(2014).“认养”:儿童福利服务的一种可能政策选择 ——基于儿童非正常死亡事件与台湾贫童认养服务的启示.社会工作与管理.6:11-15. CN44-1708/C

20.纪文晓,陈涛(2013) “他者的我者性”:角色转换与福利认同——基于福利供给过程中“认亲”现象的理论解读.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26):38-43,CN44-1544/C,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13(03):22-26. (CSSCI) CN11-5753/C

21.纪文晓.(2013).突破与回归——受资本制约的行动逻辑:一位高校毕业生从“体制外创业”到“体制内就业”的回归路径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5:95-100. (CSSCI)

22.杨超,纪文晓.(2012) “MSW社会工作技巧能力建设的生活路径探索——以某校2011MSW为例”.社会福利(理论版). 11:26-28.

23.杨超,纪文晓.(2012) “从《沉默的荣誉》看中国本土性社会工作资源”.社会福利(理论版) 06:18-21.

24.纪文晓.(2010).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差异与互动分析.中国青年研究.10:18-20. (CSSCI)CN11-2579/D

25.纪文晓.(2009).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与农村社会工作:需求与应答.社会工作.09:37-39.

26.纪文晓.(2009).强化儿童保护功能的家庭福利政策.少年儿童研究..02:21-23.

27.纪文晓.(2009).运用“同伴教育法”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报告.高校辅导员导刊.05:11-15.

28.纪文晓,高中建(2008).借助社会工作理念创新高校德育方法的几点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导刊. 05:84-87. (CSSCI)CN11-4062/G4

29.纪文晓,王瑛(2008).社会工作对慈善事业发展作用不可或缺.社会工作.02:3-4

30.高中建,纪文晓(2008).人在情境·关系培育·优势为本——社会工作视域中高校德育新思考.南通大学学报,01:23-26.

31.纪文晓(2007).社会工作在艾滋病致孤儿童救助工作中的应用.中国青年研究12:56-60. (CSSCI)  

书或其他出版物

32.纪文晓(2024)     《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实务》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

33.纪文晓 译著 《定性研究的系统合成》迈克尔·赛尼,阿伦·什伦斯基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中)

34.纪文晓(2017)    《中国家庭抗逆力研究——以罕见病儿童家庭为例》社科文献出版社

35.高中建、纪文晓、张琳(2008)    《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河南省艾滋病致孤儿童救助工作(2007)                中国社会报

35.《罕见病儿童家庭福利资源供给体系的优化》新乡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23-017

36.《中国家庭抗逆力——基于罕见病儿童家庭系统的研究》获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

37.《罕见病儿童家庭社会福利现状及可能的政策建构:福利治理的视角》荣获“第四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15.08,第四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

38.《社会保护视角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研究》荣获“2015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2015.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39.《社会福利机构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研究》  2019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

40.河南省民政厅联合撰写的《社会保护视角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荣获“2015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2016.07,河南省民政厅

4120169月文章《养育罕见病儿童的青年家庭抗逆力分析》.新乡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42.《社会保护视角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研究》河南省公共管理领域研究二等奖20161017

43.《借助社会工作实现高校德育方法创新》获得“201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奖”,2011.10,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

44.《新乡市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研究》荣获“2004年度社科重点研究课题一等奖”,2005.09,新乡市社会科学研究会

45.《发展型社会政策对社区服务功能定位的启示与实践》荣获“2009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优秀调研成果”,2010.05,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6.《艾滋病致孤青少年心理辅导介入研究》在第一街“创新杯”Betway官方客服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优秀奖”,2007.06,共青团河南事发大学委员会

47.《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荣获“2005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优秀调研成果”,2006.04,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调研报告

48.《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模式研究——以信阳市潢川县为例》,成果转化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48号建议,得到河南省民政厅豫民议〔20234号答复 2023

49.《我国重大疾病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

50.《社会保护视角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研究》   2015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

51.《社会福利机构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研究》  2019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

科研项目

1.2024(主持)郑州未成年人保护政策运行现状及改进路径调查研究   郑州市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中心项目

2.2022-2023 (主持)社会工作参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支持体系建构的实践模式与行动策略研究   民政政策理论研究项目

3.2022.8-2024.8 (主持)高风险家庭儿童脆弱性评估及保护模式构建实践研究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22BSH014

4.2020.11-2022.11 (主持)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研究河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

5.2021 (主持)2021SJGLX102 关系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技能》课程模式建构

河南省教改重点项目

6.2017.7.30-2019.7.30(主持)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安置模式研究  中国儿童服务收养中心横向项目

7.2016.6.10-2021.7(主持、结项)我国重大疾病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发展

路径研究(16BSH13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8.2018-2019   社会福利机构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研究  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项目二等奖

9.2015.8.1-2017.8.30(主持)困境儿童福利可及性研究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结项)

10.2019.10-2020.10(主持)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模式研究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

11.2013.5.1-2015.4.30(主持)罕见病儿童家庭抗逆力研究   教育部青年基金课题 (结项)

12.2007.9.1-2009.8.30(主持)借助社会工作实现高校德育方法创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结项)

13.2010.9.1-2013.8.30(主持)儿童福利的发展——校外教育机构的视角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结项)6000(¥)

14.2015.9.1-2016.8.30主笔)社会保护视角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研究   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课题(结项)

15.2011.5.1-2015.5.1(参与)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民政部课题(结项)

16.2006.7.1-2008.6.30(参与)艾滋致孤青少年安置模式对比研究   河南省民政厅与全球基金合作项目(结项)

17.2007.3.1-2008.5.1(参与)艾滋致孤青少年心理介入研究   河南省民政厅与全球基金合作项目(结项)

社会兼职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灾害社会工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残障与康复社会工作专委会常务理事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儿童社会工作专委会常务理事



 



版权所有©Betway官方客服社会事业学院 学院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东校区 联系电话:0373-3328859

豫ICP备:0500249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