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博译 我们在路上

发布时间: 2012-07-17      访问次数: 38

74号至15日,Betway官方客服外国语学院青春博译景区标示语翻译调研服务队顺利完成一系列的翻译调研活动。

为规范景区标语文化,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7410日,Betway官方客服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团队青春博译景区标示语翻译调研服务队16人,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赴新乡市博物馆、京华园、比干庙、跑马岭、八里沟、潞王陵,万仙山等八大景区进行景区标示语翻译调研前期信息采集活动。

在景区搜集英语标示语信息的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以拍照、笔录形式搜集外语标示语,另一方面,队员对景区游客进行随机采访及景区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

细心查找 学以致用

队员在搜集外语标示语过程中发现,许多英语翻译存在明显错误,如在比干庙景区的外语标示语中把“protect”错写成“prstect”、同时据万仙山调研小组队员叙述,部分标示语的外语翻译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如万仙山景区垃圾箱上面的可回收不可回收翻译为“coverable refuse”“uncoverable refuse”,让人看过后一头雾水,据此队员一致认为应该用所学知识为促进景区外语标示语翻译的规范献一份力。

深入群众 聆听建议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外语标示语的使用情况,队员在景区进

行随机采访游客,在八里沟景区的采访中,当队员问道:您认为景区外语标示语是否必需设立吗?这位游客立即答道:景区设立外语标示语这是必须的,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只看中文标示,但是对于外籍游客如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等,若没有英语标示语不仅会给他们游览景区带来不便,还会影响景区的形象。游客的一番话,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社会人员对外语标示语的态度及认可程度。

至此前期采集活动顺利完成,随后在71114日期间,实践队主要在进行外语标示语的翻译整改活动,同时以调查问卷形式深考察此次翻译调研活动的必要性和后期工作的针对性。调研服务队队员们积极研讨并制作关于市民对景区标识语英语翻译的态度的调查问卷,共计100份发给市民,主要调查对象是在校学生和中老年人

积极探讨 明察秋毫

对于搜集到的景区外语标示语,队员将其分类标语牌标示语、景区外语简介两部分,为使外语标示语翻译更为准确,在公共场所双语标示语英文译法通则前提下,队员们对于标示语中出现的英文翻译错误,积极讨论、向学校专业翻译老师咨询及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力求标示语英文翻译准确恰当。该队队长讲到:在对搜集到的外语标示语进行整改过程,我们发现英文标示语翻译错误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分别是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不符合景区标示语英文译法规则。接下来队员还总结出翻译错误出现的原因如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标示牌制作过程中粗心大意等。最后队员以PPT的形式整理好景区标示语翻译中的各种问题。

走进市民 调查统计

为进一步开展后期工作,调研服务队队员们积极研讨并制作出关于市民对景区标识语英语翻译的态度的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对象是学生和中、老年人,回收调查问卷后,队员们认真细致地对调查问卷进行分类统计,据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市民认为景区标识语的不规范化,对城市的国际形象有很负面的影响,同时在给外国游客造成不便的同时,也是学生群体造成误解,所以标识语的规范化亟待解决; 80%以上的市民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整风,此外还应聘请专家进行翻译及纠错。通过此次调查,队员了解到景区英语标识语翻译的状况,也更进一步明确了实践任务及调研活动开展的方向。

在完成以上工作后,715,该队向考察区域的各个景区进行后期的反馈工作,队员将整理好的景区标示语英文翻译通过电子邮箱及信件形式发往各个景区,各考察景区对此表示感谢及高度认可。

至此青春博译景区标示语翻译调研活动已接近尾声,最后队员会对此次活动进行深刻总结,以使活动做到实处、收到实效,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目的,同时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景区文化的发展。

                    (外国语学院 李飞越/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