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专栏
“三型”目标: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发布时间: 2013-04-23   浏览次数: 70

提出“三型”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影响重大、意义深远。提出“三型”目标,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改进领导方式的重要举措。

  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生动体现。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但是,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如何才能与时俱进?靠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服务、不断创新。我们党是执政党,在长期执政的背景下,容易出现精神懈怠和能力不足的危险,容易出现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危险。比如,在长期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思想信仰、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呈现逐利化趋势,看事情、想问题、干工作不再是比奉献、讲付出,而是追名逐利。这些情况显然会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针对这些问题和考验,我们党及时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这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从学习型这一目标看,由于我们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无论是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的调适,还是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改进,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同时,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构筑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增强党的肌体的自我免疫力。从服务型这一目标看,这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我们党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需求,更加充分地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通过切实有效的服务赢得民心。从创新型这一目标看,这是我们党应对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完善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制度。总之,只有实现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这“三型”目标,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

  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党的建设中起牵头管总作用。上世纪末,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顺应社会的变化,没有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没有根据执政条件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没有取得让人民满意的执政成效。从实践经验和逻辑联系来看,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提高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执政党建设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首先,加强学习型执政党建设,可以在加强理论创新、理论武装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学习型目标的提出,既是发挥我们党传统思想政治优势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党应对自身变化和社会诉求,在思想层面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在学习型执政党建设中,可以通过理论创新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可以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等突出问题;可以克服党员干部的本领恐慌问题。其次,加强服务型执政党建设,可以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只强调管理而忽视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来就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只有加强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才能更好地解决矛盾和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后,加强创新型执政党建设,可以在完善执政体制机制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效率的提高、执政形象的维护、执政权力的约束,都离不开执政体制机制的创新。创新型目标的提出,为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活力提供了不竭动力。可以说,“三型”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传统党建的思路,可以有效克服在执政党建设中容易出现的自我封闭趋向和自我耗竭情况,在开放环境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改进领导方式的重要举措。政党政治的一个根本规律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在执政过程中不断改进领导方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不断回应、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目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领导方式上还存在误区。比如,重命令、轻沟通,重管理、轻服务,名义上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实际上往往变成党去包办一切、干预一切。类似的领导方式看似加强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实质上是疏远了党群关系,背离了执政规律。大包大揽的后果必然使执政党成为所有矛盾和问题的焦点,陷于烦琐的具体事务而无法脱身,无法考虑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决策和制度设计。“三型”目标的提出,牢牢把握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立场,秉承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主动适应执政环境变化、改进领导方式的重要举措。比如,服务型执政党建设要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把领导意图的实现同服务人民群众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从强权型领导转向平民型领导,从命令型领导转向沟通型领导。再如,创新型执政党建设要求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背景下,适应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适应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不断改进领导方式。

  (执笔:王懂棋) 

 

  有机统一的目标体系

  吉林省委党校教授  赫雅书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的相互关系。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既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同时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目标体系。

  学习型是服务型、创新型的前提和基础。有的人对“学习型”只作表层意义上的理解,认为就是重视学习。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当然要重视学习,但并非仅仅如此。所谓“型”,强调的是制度化的组织状态。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已经不是一般地强调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不是一般地倡导某种学习方法、弘扬某种学风,而是要创造出一整套与现代学习理念和模式密切联系、反映新的时代条件对执政党建设基本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载体、学习机制以及学习风气等,从而大大提升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形成以“学习”为特征、能力和优势的执政党建设基本模式和长期战略目标。建设学习型执政党是对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继承,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前提条件。学习型执政党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增强先进理论和科学知识储备、提高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学习型执政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实际来展开。解决好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是学习型执政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学习型执政党建设如果脱离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实际,就会失去方向目标。反之,离开学习型执政党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能很好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为前提条件和基础工程,学习型执政党建设状况极大地影响着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水平。

  服务型是学习型、创新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服务型执政党,不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而且具有丰富的现代政治意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要义在于通过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聚焦服务理念,彰显服务特征,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从而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对而言,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具有直接而深刻的价值取向。无论是掌握科学理论和丰富知识,还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要服从服务于服务型执政党建设,要以服务型执政党建设作为价值取向。应在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过程中,认真研究和解决服务型执政党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成效,也要通过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成效来检验。

  创新型是学习型、服务型的动力源泉。创新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应当看到,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日益更新对我们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创新,我们党就无法走在时代前列;不创新,我们国家就难以获得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执政党的着力点在于: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机制。事实上,学习型、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其中,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和服务什么、怎样服务等重大问题,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学习和服务在内容和方式上的变化内在地包含着创新要求,都需要通过创新型执政党建设加以破解。只有将创新型执政党建设融入学习型、服务型执政党建设之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才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善于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破解新难题,才能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而把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服务型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

  山东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安世银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对新形势下我们党建设目标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其中,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党的根本宗旨紧密相连,在“三型”目标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应深刻理解服务型的丰富内涵,把握服务型的实践路径。

  提出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彰显党的根本宗旨。一方面,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传统,更是我们党始终赢得人民支持、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中服务型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执政条件下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彰显。另一方面,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展现。党的全部执政历程告诉我们,只有人民才是党的全部根基、血脉、力量所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党的执政历程的规律凝结,也是党的执政行为的基本遵循。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我们党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最佳路径和方式。只有秉承服务意识、践行服务行为,党才能真正做到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深刻理解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丰富内涵。首先,应把服务型放到“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全局中去理解和把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学习型为服务型、创新型提供素质和能力支撑;服务型是学习型、创新型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指向;创新型为学习型、服务型提供方法保证和不竭动力。只有这样去理解,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其次,应牢牢把握“服务”这个关键词。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服务应该是全方面的,要把服务贯彻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体现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服务的主体是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其中,党员个体对群众的服务是党组织服务的一部分,党组织服务以党员个体服务为基础,又以组织的目标要求对党员个体服务进行引导、提升,最终达到从个体服务、组织服务到服务型组织的目标。党员干部的服务,首先应体现为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尽职尽责,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与此同时,还应尽力体现在岗位之外的社会生活中。最后,应切实把握“型”的内涵。这是深刻理解服务型的基础和起点。“型”这个要求是对服务在稳定性、规范性上的规定,要以服务为核心形成系统、稳定、长效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为此,应努力构建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主动地、创造性地服务的良好体制机制,用制度营造服务风气、规范服务行为、养成服务习惯,从而实现服务型的目标。

牢牢把握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着力点。一是强化主体建设。强化主体建设,要以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只有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把服务作为关键,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到位的服务推动管理的加强,凸显服务在基层党建中的分量,才能真正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真正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二是突出内容建设。突出内容建设,应围绕群众利益,以解决群众所需、所盼、所求来确定服务方面的主要工作、关键环节、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地开展服务、改进服务。惟有如此,才能使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三是做好分类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对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总体要求。要把这一原则性、总体性、综合性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具体特点,设计出符合各自实际的具体服务要求和标准,形成可操作性强的“服务型”行为准则。总之,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关键在于抓落实、求实效。应以量化服务内容、公开服务承诺、严格督查考核等为抓手,建立一整套服务型党组织和服务型党员的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并切实在实践中去运用、去发展、去完善。

(来源:《人民日报》20130419日)

中共Betway官方客服委员会办公室 © 2010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